香柏木培訓中心

異端辨別課程

 

分辨心理學對基督教的影響

張逸萍

 

心理學大概有一百年歷史,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進到西方教會,然後又於二三十年前,進到中國教會。非常可惜,中國基督徒默然接受,毫不批判。筆者遇見不少中國基督徒,甚至牧者也不自覺地誤以為心理學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所以希望當讀者們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最低限度不會做糊塗人。請記得,心理學絕對不是基督教信仰,不接受心理學的人,我們不能叫做異端,也不是比較「壞」的基督徒。

反之,心理學是基督教以外的哲理,基督徒應該小心翼翼,按照聖經來批判它。 基督教只有一個權威,就是聖經(唯獨聖經)。如果任何人認為心理學也是信仰的權威,他是在聖經上另有權威,嚴格來說,他可以被算為異端。最低限度,教會不應該壓制任何反對和批判心理學的言論。

其次,有一點必須先澄清﹕心理學不等於輔導,輔導是可以基於聖經的。當本文講到心理學時,指的是世俗心理學家們的理論,世俗人士的心理輔導以這些理論為基礎。心理學學派很多,但若要指出其中比較重要、影響力比較大的,有﹕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容格(Carl Jung)的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史金納(B. F. Skinner)的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ism)、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中有名的如羅傑斯(Carl Rogers)和馬斯洛(Abraham Maslow)、埃利斯(Albert Ellis)的認知治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存在主義心理學(Existential psychology)、超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等等。

誠然,基督徒必須先問﹕心理學合聖經嗎?根據一本基督教的百科全書,《貝克心理學和輔導百科全書》(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 Counseling), 心理學有八個基本前設﹕(1)自然主義(2)唯物主義(3)還原主義[a]4)決定論(5)進化論(6)邏輯實證主義(7)相對主義(8)人本主義。[1]任何稍有知識的人,都會知道這些前設和基督教信念相反。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心理學理論發明人,如果不是公開的無神論者,就是涉足邪術的人。這樣的世界觀當然會影響他們的理論。

由於這些原因,並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接受心理學,現今教會對心理學和輔導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基督徒對心理學的四種觀點

根據一本由基督徒心理學家編輯的書《心理學和基督教﹕四個觀點》(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4 Views[2],現在基督徒對心理學和輔導抱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1. 解釋層次(Levels-of-explanation)模式——這一派的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學和神學是不同的解釋層面,它們各有自己的研究辦法,明白多個層面,可以幫助人更明白事情的真相。 

2. 整合(或作結合,Integration)模式——它是現今聲勢最浩大的一派,整合的意思就是使基督教信仰和心理學互相容納調和。但代表人柯聯思(Gary Collins)坦白近年表示,很多本來努力於結合工作的基督徒心理學家都放棄了工作,「結合」這個名詞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它被用為「吸引學生的花招」,不是「真正的學術成就,或者實際的方法」。 

3. 聖經輔導(Biblical Counseling)模式——這一派的奠基人是亞當斯(Jay Adams)。他認為心理輔導原則和基督教完全相反,勸告基督徒要拒絕這樣的理論和輔導法,然後他從聖經中指出一些輔導原則,寫了幾本代表作,奠定了聖經輔導的基礎。之後,有很多人響應,繼續發展。 

4. 基督教輔導(Christian Counseling)模式——這是基督教圈子中最新的輔導派系,他們認識到心理學和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前設迴然有異。所以他們強調,要從歷代聖徒的寫作和聖經中尋求心理和輔導原則,而且他們希望能做實驗去證實。 

這四派之中,最接近心理學的是解釋層次模式,其次是整合模式;最接近聖經的是聖經輔導,其次是基督徒輔導。 

今天心理學在教會內外都有它一定的影響,若要分辨心理學對教會的影響,可分為三大類討論﹕(1)在社會上的一般性影響;(2)教會中常見的例子;(3)心理學和新紀元運動。

 

一般性的影響 

若心理學影響社會,基督徒生活在世界上,一不小心,當然也會受到影響。總概心理學對社會人士的一般性影響有﹕

1)基於人性本善

羅傑斯發明了一個「自我理論」(self theory),這個理論假設每一個人都有改變的能力,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某程度上的自由,可以自我指導和成長。他更推動所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認為人藉著自我實現,可以實踐他的自我觀念。

馬斯洛對人有絕對的信心,他相信,人的本性並不邪惡,如果人有不良表現,那是他在挫折之下的反應。澤堅(Harvey Jackins)是「重估輔導」(Re-evaluation Counseling)的奠基人,他認為人生下來,都是熱情、可愛、熱愛生命、合作的,他有一句名言﹕「沒有人;只有被感情傷疤妨礙,一時想不通的人,所以表現不良……」[3]

上邊的例子,都在說﹕人是好的,若有不良行為,歸根究底,責任不在他身上。佛洛伊以德似乎沒有正面肯定人性本善,但今天的佛洛伊德派心理輔導把人的問題都推到環境(如父母、或童年經驗)頭上,如果人要解決他的問題,就先要找出誰曾經傷害他。這也是人性本善的另一個表達方式。

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學派都有「人性本善」的前設。當然,非基督徒心理學家不能明白人有罪這一回事,但這卻影響了基督徒心理輔導們,甚至教會因為被心理學污染,也不多願意談到罪。

2)提倡自我主義

有誰沒有聽過自愛、自尊、自信(self-love, self-esteem)、自我實現等名堂?這些觀念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常見字眼,羅傑斯和馬斯洛都經常使用,它們更是充斥於今天的流行心理學裏。不但很多非基督徒把這些態度當作美德,很多基督徒也不知底裏地誤以這些為聖經教導。但這樣,人就成為自己世界的中心,而上帝卻被推到一旁去。

羅傑斯發展了一套治療技術,名為「非指示自導法」(non-directive)或者「案主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Therapy)。治療員不指導當事人,不影響他,只跟他談話,讓他自己決定怎樣做。(但事實上,輔導員很難對當事人沒有影響。)當基督徒輔導別人時,他怎麼可以不用聖經的話指導案主,反鼓勵他以自己為中心,不是以基督為中心!

羅傑斯自稱發現了三個重要的原則,其中一個是「真實」(to be real),但是他的「真實」還附帶一點,就是「無條件的自我敬重」(unconditional self-regard),這只是自高自大和自我中心的另一種委婉說法。基督徒怎麼可以無條件(也就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認定自己是好的?若是這樣,基督徒還會自省?還會對付罪?這樣的態度,只能叫基督徒靈命愈來愈衰弱,和神的距離愈來愈遠。

3)藐視傳統道德

人若自我中心,他不會尊重上帝的道德律;人若以自己本性為善良,他會認定自己的道德觀念是正確的。如果你無條件地愛任何人或自己,你不會關心道德問題。那麼,一個必然的後果就是藐視傳統道德,或說,藐視聖經裏的道德規範。

羅傑斯相信,為了達成自己的潛能,和自我實現,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價值觀。

埃利斯的道德原則如下﹕「道德創造者,應該根據人的經驗和他們怎樣運作,去決定道德法規……我們有一些前設,例如,高興滿足是『好』的,痛苦是『壞』的。……我們大概不能有絕對正確的道德觀……今天被視為『正確』的事情,明天可能被視為『錯誤』。」[4]

自尊權威布蘭德(Nathaniel Branden)亦建議我們發展「自己一套合理和客觀的道德觀」,是「基於理性的,對自己有益的道德觀。」我們不必被他人的價值觀所震懾,因而削弱自己的自尊/自信。[5]

總而言之,這是一般心理學家和人本主義者的道德觀﹕道德是人自己決定的,必須對自己有好處,所以它是相對的。若仍需有所謂道德,是為了維持社會次序,不是為了將來有審判。基督徒怎能讓心理學影響自己、污染教會呢?

4)倡導性革命

在佛洛伊德的理論中,有幾點非常引起人興趣,但也是非常可笑的。其中一個是嬰兒性慾(infantile sexuality),他認為人的問題在於他嬰兒時的性慾未得滿足。另一個代表性理論是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他說,每一個男孩都想殺自己的父親,又想和自己的母親性交;每一個女孩都想殺自己的母親,又和自己的父親性交。對今天的人來說,它好像一個笑話鬧劇;毋怪乎佛洛伊德被視為色情狂,且倡導了性革命。

羅傑斯相信,舊思想中的「『同居』、『通姦』、『淫蕩猥褻的行為』、『淫亂』、『吸毒』、甚至『賣毒賣淫』……都是在探索一個更好的夥伴關係。……任何夥伴關係,只要雙方同意,又不損害任何人,如果法律許可這樣的關係」,那麼將會有更多誠實的人。[6] 

當埃利斯在書中列舉婚前性行為的益處和壞處之後,他表示﹕「根據現有的證據,我們極難說,不可以〔有婚前性行為〕。」至於通奸,他說﹕「現代有知識之士,不再視通奸的本身為邪惡和罪惡。」[7]

今天社會上,婚前、婚外性行為普遍,離婚和破碎家庭舉目皆是,心理學家們有很大的責任啊!

5)鼓勵縱容孩子

基督徒甘雅各(James Kennedy)也表示,史博嘉(Benjamin Spock)的教養孩子理論使下一代不尊敬權威,他自己雖然公開道歉,可是其他心理學家還沒有。[8] 下面有一個證明心理學使人縱容孩子的好例子﹕

一本暢銷的父母指南《PET》說,父母和孩子講話的時候,小心不要給他們一個「輕藐的信息」(put-down message),作者列舉了四種傳遞「輕藐的信息」的辦法,其中一樣是﹕「教導、指導」。例如父母對孩子說﹕「打斷別人的話是沒有禮貌的。」,這就是輕藐的話。作者又列舉了一些無效的管教孩子方法,其中有「規勸、說教、講道德」和「建議、提出解答」等等,譬如對孩子說﹕「用過的東西要放好」,這樣和孩子講話,表示你比他重要,你懂他不懂,所以你在管制他。[9]

事實上,因為今天教養孩子的書籍都認為父母最重要的是鼓勵孩子自愛、自尊、自信,以至父母們似乎都擔心自己對孩子管教太嚴,叫孩子成為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基督徒父母們,如果你希望有敬虔的後裔,請依照聖經原則教養孩子,不是心理學原則。

6)精神決定論

佛洛伊德的精神決定論(psychic determinism)說﹕在我們最早的六年中,這些力量塑造我們。當我們從一個性心理階段到達另一個性心理階段,我們的心理受到我們身邊的人物所影響,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這些影響深藏在我們的無意識中。我們之所以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無意識影響我們整個生命。所以,佛洛伊德相信,我們的生活是被不知道的和無法控制的力量所影響。

鮑謹夫婦(Bobgan)說﹕「精神決定論叫我們罪怪別人,從無意識開始,到父母。佛洛伊德說,人人都被無意識左右,於是免除了人的責任,人不必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他的父母在他最早幾年中怎樣對待他,他就塑造成了。」[10]我非常同意。

今天華人教會中流行的「原生家庭探討」「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等等,就是從這個理論一脈相承而來的。這個理論不但叫基督徒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叫人感到無望、自憐、不能忘記過往,甚至破壞家庭,請見下面更詳細的討論。

 

教會中常見的例子

除了上述這些一般性的影響之外,心理學今天在教會裏也帶動了一些觀念,流行之處,很多人,甚至在講台上傳講信息的,也受了影響而不自覺。

(一)不健全家庭傷害

今天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童年經歷對人的價值觀和信念有極大影響,我們人生觀的基本前設是被這些「創傷」所塑造成的。他們亦說,我們成年後與配偶互相刺痛,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困擾,傷痕和陰影進到婚姻所造成的。基督徒心理學家還說,童年經歷不單影響成年後的人際關係,也影響我們怎樣認識神。有一本心理學課本總論得最清楚﹕「心理分析理論主張,童年經歷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最能影響我們的性格。」[11]

1)非決定性

聖經和普通常理都告訴我們,童年所受的影響,並非決定性。聖經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亞哈斯是個壞王(王下十六1-4),但他的兒子希西家是個好王(王下十八1-4)可惜好王希西家卻有一個壞的兒子﹕瑪拿西(王下廿一1-2)。

2)多方影響——社會、靈界、生理

因為不是只有童年經歷才能影響人,學校、教會、朋友、電視、網路,統統都對人有影響。先知以賽亞悲嘆道﹕「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賽六5)顯示以賽亞受了他的朋友和鄰居的影響。

任何人,包括基督徒,都受到靈界的影響。當「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罷。」(太十六23)彼得當時明顯是被撒但影響;但萬幸,我們「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

最近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顯示,我們有可能被自己的生理所影響。所以,從原生家庭解釋行為已經落伍。

3)自我省察、自己交帳

我們從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的影響,但神讓我們有選擇的能力,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負責任﹕「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羅十四12)傷害我們的人自己要向神交帳;我們對傷害的反應怎樣,也要為自己的行為和心態向神交帳。

人人都是罪人,總會互相傷害,與其追究別人怎樣傷害自己,不如自省﹕「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詩一三九23-24)「各人應當察驗自己的行為」(加六4),切勿「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

4)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所以聖經規勸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腓三13)上帝並不喜歡我們天天翻舊帳,這也不是基督徒對付問題的辦法。

 5)罪和子孫

主張探討原生家庭的人很喜歡引用出埃及記二十章5-6節說明家庭傷害人。無可否認,有一些罪可以禍延子孫,但這咒詛三四代的刑罰是專為拜偶像的人而設的,其他誡命,如不可殺人、姦淫、偷盜等都沒有附上這個嚴重的咒詛,所以不能濫用。

6)新紀元事物

最後,還有一件更嚴重的事,必須為讀者解釋﹕「家庭傷害」這個觀念並非純粹是一個不合聖經的觀念,世俗的思想,也是新紀元信念,請見下邊。

 

(二)自愛、自尊、自信

現代心理學家高舉自愛/自尊/自信(Self-Love, Self-Esteem),視之為眾善之泉,缺少了它就是萬惡之根,所以學生考試不合格、吸毒、未婚少女懷孕等等都推到「自尊/自信不足」的頭上;據說自尊/自信程度高的人,不但可以避免很多不良行為,而且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我們不但在社會上常常聽到,在教堂裏,這理論的流行程度,差點令人誤以它為聖靈所結的果子!

 1)最新研究

但是世俗評論早對這個自尊/自信運動不太客氣。早在1992年,《新聞週刊》(Newsweek)已經有一期的封面文章是關於自尊/自信。雜誌封面這樣寫著﹕「自尊/自信的咒詛﹕『對自己有好感』運動有什麼不妥?」雜誌文章講到,自信高的學童不見得成積比較好,又指出美國教會因受這觀念影響,不再提到罪。[12]然後《科學美國》(Scientific American2005年有一文章概括近年研究﹕自尊自信和不良行為沒有一定關係;自尊自信高的人似乎更有偏見,更容易和朋友絕交;最重要的是,自尊自信高的人,更傾向於暴力行為。[13]

2)聖經教導           

可不是嗎?聖經從不教我們「自愛/自尊/自信」,而且很多經文帶有完全相反的含義。

自愛

聖經多次命令我們去愛神、愛別人﹕「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可十二30-31

自尊「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二3)(KJV Esteem others

自信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箴二十八26

「自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這些經文和自愛、自尊、自信的觀念和諧嗎?當然不和諧!

基督徒心理學家都很喜歡引用「愛人如己」一句話來說明聖經教導我們先去愛自己,然後才能去愛別人,但是這是一個錯誤的聖經解釋。一位神學家說,這樣的觀念來自心理學,聖經從來沒有叫你愛自己,卻多次命令我們去愛神和愛其他人,所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懂得要愛自己,滿足自己的願望,少有人需要別人提醒,所以聖經的意思是說信徒應該照顧別人,好像照顧自己一樣。[14]聖經亦指出愛人不需要先愛自己﹕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林前十三5

大概又有人問﹕「一個人怎麼可能沒有一點自信?豈不是很頹喪嗎?」聖經雖然不教導我們自信,卻沒有教導我們意氣消沉、悲觀消極,聖經有更寶貴的道理——信靠神,不是信靠自己。約書亞很可能是一個自信不足的人,他自己並沒有設法去增加自信,神也沒有鼓勵他自信,神只是鼓勵他說﹕「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9)神弟兄姊妹們,你覺得自己自信不足嗎?請你信靠仰望神。

 3)新紀元思想

自愛、自尊不單是不合聖經的世俗觀念,也是新紀元思想,請見下面解釋。

 

(三)一位特別影響教會的心理學家

心理學或心理治療的派系繁多,但是有一位心理學家必須一提,因為他非常成功地引用聖經,所以很多基督徒還以為他的理論是聖經的道理,所以十分影響教會的教導、基督徒的思想、甚至聖經解釋。這位心理學家就是弗羅姆(Eric Fromm)。

很多基督徒都以為「無條件的愛」一詞來自聖經,其實這是弗羅姆發明的。但是,嚴格而言,神的愛是「有條件」的,只不過祂已經付上所需的條件,所以,對我們來說,救恩是白白的。誠然,神愛人並不是因為人有什麼好處,「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五8)這也是一般基督徒使用「無條件的愛」的意思。但是,神雖然照我們的樣子來接納我們,但祂卻不止於此,祂要改變人、重塑人、叫人過聖潔的生活。「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4-15)所以,「無條件」可不是形容神的愛最佳的形容詞。

雖然提倡無條件的愛的人不同意,其實無條件的愛乃是縱容的另一個講法。它影響了今天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叫父母畏縮,不敢紀律和處罰孩子。神雖然如此愛我們,祂是否對我們完全沒有要求?不!「萬靈的生父管教我們,是要我們得益處,使我們在祂的聖潔上有分。」(來十二10)但請不要誤會,聖經並沒有叫我們對孩子狂打亂罵,聖經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請留意,「警戒」不等於傷害!講情理的父母因為愛孩子,所以才去管教,「管教原是眾子所共受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了。」(來十二8

今天教會內還滲入了弗羅姆其他教導。他說,如果「愛人如己」是一種美德,愛自己也必然是美德,不是壞事,因為我也是一個人。聖經說「愛人如己」,乃暗示人必須尊重自己的完整和獨特。所以尊重、愛和了解他人,是不可能對自己沒有愛和了解的。因此自愛和愛人是不能分開的。 [15]

可惜這是一個錯誤的釋經,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 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7-40)請留意,耶穌只給人兩條命令﹕第一,愛神;第二,愛人,怎樣愛呢?好像愛自己一樣。耶穌沒有第三條誡命,沒有愛自己的誡命。聖經從來沒有命令人去愛自己,因為人定會愛自己,不必提醒,只有愛神和愛人,才需要提醒。

 

心理學和新紀元運動

心理學重要學派的奠基人大部分若不是無神論者,就是涉足邪術之人,或二者兼有,少有例外。所以我們一點不奇怪,心理學理論和聖經大異其趣。可惜基督徒心理學家們不過把這些無神論者和新紀元人物的人生哲學、新紀元技術、甚至邪靈啟示都帶來教會,以致很多信徒將這些道理當作真理!令人心痛。

(一)心理學的邪術淵源

心理學從開始就和異教思想、邪術有涉。佛洛伊德曾經使用催眠術,但後放棄催眠,改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和解夢。事實上,心理學中一直有催眠師,基督教心理輔導中亦有基督徒催眠治療專家(雖然他們比較少數)。

另一個鼻祖容格十分靈異,他研究、練習、推薦各種冥想技術,又研究瑜伽、佛教等。因他所發明的理論受新紀元圈子歡迎,因為他使用科學名詞,如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和共時性原理(Synchronicity)等,解釋靈異現象。這也影響社會人士,漸漸以為超自然事物不過是自然現象,甚至基督徒也不免受影響。

容格交鬼是一個公開秘密。他曾形容自己的整個房子「充滿了靈體」,家人都覺得在鬧鬼。他說﹕「腓利門(Philemon〔一個靈體〕)在我裏面對我講話,我感到不得不處理和表達這些話。」于是《死人講的七篇道》(Septem Sermones)從他裏面湧出來。此事就是他「日後的無意識理論的前奏」。之後,他常聽到死人的聲音。[16] 我們必須問﹕他的理論有多少直接間接來自鬼靈?

羅傑斯不大力推動冥想,但也承認有冥想經歷。他晚年的思想也漸漸接近新紀元,他預言將來的人類,不但對道德開放(他自己反抗傳統道德,例如主張開放式婚姻等),更對變異意識狀態(冥想)、靈異現象、神秘宗教的觀點感興趣。[17]

今天,羅傑斯的預言應驗在我們眼前,心理學功勞不少。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家誦戶曉,他所講的第四層需要,就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和其「高峰經歷」(peak experience),最引起爭論。馬斯洛坦白承認,高峰經歷和神秘經歷,基本上是一樣的。[18] 達到此境界的人,就實現了自己的潛能。換言之﹕藉著各種冥想或瑜伽等新紀元技術,提升潛能,獲得成功、財富、健康。不奇怪,人本主義心理學後來在社會上推動了新紀元運動中的人類潛能運動。這方面已經在「新紀元運動(五)」中解釋過。

 

(二)愈來愈新紀元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學術界中發展出更靈異的「超越個人心理學」(簡稱﹕超心理學)。根據「超心理學協會」的介紹,它是結合現代心理學和屬靈事物的一新興學派。一面繼承馬斯洛的觀念,另一方面,它的淵源可追溯于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神秘宗、天主教和東正教修士等等的做法。[19] 請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旁門左道,它現在越來越流行。《今天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上常常出現超心理學課程的廣告,大學亦紛紛開設課程。

加州大學聖地古斯分校(U. C. Santa Cruz)校外課程是為在職人士進修而設,所開設的課程都是最新穎最需求的,留意一下它的課程,可以看見任何學科的趨勢。我留意到很多冥想和新紀元的心理學課程,有一次,有一個嚇壞人的課程﹕「你的親人活在你裡面」,課程簡介說﹕「本課程教你怎樣和已死的親人繼續交往……」[20] 心理學教人交鬼!

坊間書店有兩本書,一本叫《笨蛋讀的心理學》[21] ,一本是《白癡心理學導論》[22],名字很有趣,表示這兩本書是寫給完全不懂心理學的門外漢,給他們一個最簡單的介紹,所以它們的內容一定是最基本的資料。我發現兩本書都談到催眠術和冥想兩個題目。有一次,我翻一翻心理學最流行的雜誌——《今日心理學》最近十年的刊物,發現談到催眠、冥想、瑜伽、禪座、變異意識等題目的文章,不下幾十篇(可能近百篇)。

除了催眠術,今天,各種新紀元技術的變化,如觀想、積極思想之類,也在心理學中流行,教會並不幸免。請見「新紀元運動(二,三)」的解釋。

二三十年前,邱清泰帶到港台,向中國教會推動心理學的名基督徒心理學家柯聯思說﹕不同的輔導員從不同的學派學到不同的技術,他們受到不同的影響,所以使用不同的技術。他也知道有一些基督徒非常氣憤,極力譴責某類技術,例如催眠術、觀想、自語、影像法。他說﹕「我們願意尋求聖靈的帶領,我們也對這些問題敏感」,最後,他勸告其他基督徒心理學家,「避免公開辯論」,但是「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23] 換言之,柯聯思是說,如果你要使用催眠術,或者其他類似於冥想的技術,你要用就用罷,不要太囂張就是了。

此外,新紀元思想,如泛神、道德相對、自我主義等,也在心理學中常常出現。

 

(三)《邪魔登講台﹕心理學和邪靈啟示》

如果說,凡有「新紀元」標簽的事物都是邪惡的,也許難於說服所有人。但若說,邪靈藉著交鬼之人所發表的談話,基督徒都應該拒絕,這否很合理呢?

拙作《邪魔登講台》[24] 的研究指出,邪靈藉著新紀元通靈人士(交鬼者)所發表的教導,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學中找到,過半數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學中找到。

為什麼有這樣大的吻合呢?我想原因有二﹕(1)心理學愈來愈新紀元化,所以很多心理學家,包括基督徒心理學家,都推薦和教導各種冥想技術,和新紀元哲理;(2)邪靈們不但教導泛神論、輪迴、冥想辦法,牠們也教導很多新紀元人生哲學和流行心理學。事實上,邪靈最喜歡教導和鼓勵人冥想,牠們所教導的冥想辦法,和世俗心理學家所教的,又和基督徒心理學家所教導的辦法無大分別,雖然他們可能使用不同的名字。至於鬼靈們所教導的流行心理學,請見下面例子﹕

一隻邪靈說﹕「這內心幼童(Child within)沒有獲得足夠的愛」,我們需要讓他(或她)獲得所需要的,否則,這孩子將「倔強地拒絕長大」。結果,有些人在他們的成年人生命中,「不斷將他人視作父母」,「很多人在他們的人際關係中,是尋求一個母親,不是妻子、愛人、或朋友。」他們可能找到一個願意扮演母親角色的人,雖然如此,「他們終于還是會說﹕『無論你多努力嘗試,你總不是我的母親!』」無論如何,他們繼續「將每一個人當作自己的母親。」[25]

牠的意思就是說,童年傷害造成成年後的人際關係問題。請問這和我們常在教堂中聽到的心理學是否有很大的分別?如果有基督徒不知道今天教會流行原生家庭探討,追究父母祖宗三四代怎樣傷害自己,他是活在另一個現實裏。

有誰沒有聽過自愛自尊?想我們在教堂內外都聽過上百萬次!現在請見另一隻邪靈的書《喜悅之道》﹕有一章「自愛的藝術」,裏面的次標題包括﹕「愛自己就要按你的現狀來接納你自己」「愛自己就要離開內疚」等;另一章「自我尊敬、自我尊重、和自我價值」,次標題包括﹕「你怎樣對自己,別人也怎樣對你」「自我價值就是注重你的感受」等。[26] 此書的內容和流行心理學相似之處,我預期任何基督徒讀到它,都會瞠目結舌。

任何聖經裏沒有的道理,無論是邪靈們發明,或是支持,基督徒都不應該接受。

還有更多的例子,請見我的網站(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再請讀《邪魔登講台》,然後作個判斷。弟兄姐妹們,你願意接受邪靈的教導嗎?想你當然不願意,所以,請完全根據聖經輔導,以聖經為人生的唯一指導。

 

心理學效用

有一些基督徒說﹕只要心理學能幫助人,何必挑剔?貓不管是黑、是白,捉得到老鼠就是好貓。雖然這不是基督徒的正確態度,但暫時不提這個。

1)效用不佳

原來心理治療的效用現在大受抨擊。舉一個例,美國心理學協會,社會和倫理責任小組組員斯克裏文(Michael Scriven)驚歎這種缺乏功效的含義和「在道德上怎樣為心理治療辯護,基于研究的結果,如果是藥物的話,連『藥品食物管理處』(FDA)也會禁止它的出售。」[27]

一位精神科教授在美國議院健康小組前作證說﹕「我相信,目前,心理治療效用的科學證據不足夠獲得大眾的支持。」[28]

社會上類似的話還有很多。

2)還有害處

近年,《新聞周刊》有一篇社評,引用其他人的研究指出﹕「很多接受『心理疏泄治療』(stress debriefing)的人,結果比較其他自行處理問題的人,產生更嚴重的『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癥狀』(PTSD)。……一份2000年的研究指出,那些失去親人的人中,有十分之四,如果不接受『悲傷輔導』(grief counseling),比接受的人,更容易從抑鬱和憂慮中自行復元。……有一件關于心理治療的事,值得我們注意,很少人知道,『僅僅談話』可能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有害。」[29]

請再聽名基督徒心理學家杜布森(James Dobson)的話﹕「父母……向小兒科大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教育家尋求解答。結果自一九二零年代起,西方國家有越來越多的孩童是依照專家指示教養長大的,美國民眾更是仰賴兒童心理學家及家庭醫師的專業指導。現在我們必須問﹕『這些專家究竟帶來什麼影響?』也許有人期待,美國孩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應該遠超過未蒙新科技之利的其他國家,但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所謂『西方先進國家』的青少年犯罪率、濫用毒藥、酗酒、未婚懷孕、心理疾病、自殺率日益增[加,]成積真可謂一塌糊塗!當然這不能全部怪罪於『專家』們勸導有誤,但我認為他們仍得為這個問題負起相當大的責任。」[30]

3)有效原因

但是基督徒心理學家卻常常提出一些成功的例子,怎樣解釋呢?《心理治療和行為改變手冊》(下面簡稱《手冊》)被稱為心理治療效用研究的「聖經」。這《手冊》的最新版本報告現在對不同門派心理治療的效用研究﹕發現不同的治療辦法,效用無大差別,再研究之下,專家們指出,輔導成功有一些共同因素﹕[31] 

a)當事人——不管這些當事人是接受那一種治療,如果反自動自發想要改變,效用當然比那些不願意改變的當事人來得高。

b)輔導員——報告顯示治療員的某些人際關系品質,如敏銳的同理心、不帶支配感的和藹和真誠,非常重要。

c)對話——在對話中,輔導者可以對當事人表達同情,所以對話本身有幫助。

基督徒必須再問,輔導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是否問題解決了?問題怎樣解決?根據聖經原則?還是根據某些迎合人性的心理學理論?這樣想下去,基督徒一定要問﹕如果這就是輔導成功的原因,為什麼不光用聖經來輔導?為什麼不單單依靠聖靈,多多禱告?

基督徒輔導們可以為當事人禱告,求神賜他力量改變自己;也為自己禱告,求神改變自己的性格,叫自己更適合去關心別人;最後,我們絕對可以多花時間和當事人談話,表同情。

 

介紹聖經輔導學

筆者非常明白很多弟兄姐妹選修心理學是為了要幫助人,這樣的志願是可嘉的,而且輔導也實在有需要。但是,為何不改用聖經去輔導人?美國神學院現在已經有人看見心理學所帶來的問題,於是開始研究如何完全用聖經去輔導,因為只有聖經的真理才能真正幫助人。

聖經輔導始於1970年代,但是用聖經作輔導的準則與內容,並不是新事。聖經宣稱﹕「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這正是聖經輔導的定義與步驟﹕教導神是誰,祂要求人如何生活;督責,指出人的需要和其根源;帶領人歸回正道上,使人在聖靈的感動下到十字架面前悔改,立志跟隨主;教導人透過學習神的話,效法祂公義與聖潔的性情,效法主耶穌基督的樣式。所謂「聖經輔導」,就是用神的話來勸勉人。

今天不同的聖經輔導材料與訓練中心的重點稍微有些不同,可是他們都同意﹕聖經是神的話,不單是信仰的權威,對改變人的生命亦是絕對完備。例如,遠東廣播公司翻譯了約翰布魯格(John Broger)的一本聖經輔導手冊——《面對自我》(Self-confrontation),書面儼然寫著﹕「以新舊約聖經作為信心和行為的唯一權威原則」。書中所列舉聖經輔導的基本前設(第三課,第二頁),其實亦是其他所有聖經輔導員、支持聖經輔導的神學家、和聖經輔導組織所持有的信念﹕

1)聖經的完備性——既然神的話是信仰和行為的唯一權威,也是我們生活各方面獨一的衡量標準,你就不應該依靠其他辦法。神的話已經給你希望,並且提供改變的方向(包括思想、言語和行動),足以裝備你去行各樣的善事(詩十九7-11、箴三十5-6、西二8、提後三16-17、來四12、彼後一3-4),並使你有像基督一樣的服事態度(林後三5-6、腓二5-8)。

2)聖靈的必須性——只有靠聖靈的能力,你才能活出一個豐盛的生命(約十四26、十六7-14、羅八5-11、林前二9-14、弗一13-14、五18)。

3)禱告的重要性——一個由聖靈掌管的生命缺少不了禱告(詩一四五18-19、太七7-8、弗五18-20、六18、帖前五17、約壹三22)。你要照神的旨意專一禱告,並且把人或事不住地在禱告中帶到主面前(路十八1、弗六18、腓四4、西四2、帖前五17、提前二1、約壹五14-15)。

令人興奮的,就是華人神學院在最近幾年亦開始有聖經輔導,甚至有開設學位課程的。所以,凡有志輔導的弟兄姐妹,可放棄心理輔導,改讀聖經輔導,必能避免各種敵基督教思想和新紀元技術,而能榮神益人。希望同學和讀者們都研讀聖經輔導,中國教會現在非常需要這一方面的人才。

 

 

參考書

安克伯、韋爾登著,逸萍譯。《自尊、心理學、與康復運動的真相》香港﹕天道,1998

鮑謹博士夫婦合著, 陳張逸萍譯。《心理學不合聖經》Towaco, NJ﹕生命出版;台北﹕天恩,2003

張逸萍。《心理學偏離真道》Towaco, NJ ﹕生命出版社;台北﹕天恩,2004

張逸萍。《邪魔登講台》Towaco, NJ ﹕生命出版社;台北﹕天恩,2009

並請瀏覽﹕

中國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學
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

華人聖經輔導網
http://www.chinesebiblicalcounseling.net

 

 
 

 

 

 

 

 


 

 



[a] 還原主義——認為可從物理學上和化學上完全說明生命現象。



[1] David Benner & Peter Hill, 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 Counseling, 2nd ed.,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1999), p. 960.[2] Eric L. Johnson & Stanton L. Jones, Psychology & Christianity: Four Views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isty Press, 2000).[3] Harvey Jackins, The Human Side of Human Beings: The Theory of Re-evaluation Counseling (Seattle: Rational Island Publishers, 1966), p. 68.[4] Albert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Fort Lee, NJ: Barricade, 2003), p. 148. [5] Nathaniel Branden, How to Raise Your Self-Esteem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8), p. 73.[6] Carl R. Rogers, Becoming Partners: Marriage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Delacorte Press, 1972), p. 213-214.[7] Ellis, Sex Without Guilt in the 21st Century, p. 31, 33.[8] 甘雅各,「性解放造成的災難」,《中信》,02/03, 10-15.[9] Thomas Gordon, P. E. T. 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 The Tested New Way To Raise Responsible Children (New York: A Plume Books, 1975), p. 108-113.[10] 鮑謹博士夫婦著,陳張逸萍譯,《心理學不合聖經》(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3)頁119[11]David Myers, Exploring Psychology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1990), p.307.[12] Jerry Adler, “Hey, I’m Terrific!” Newsweek (17 Feb., 1992), p. 46-50.[13] Roy F. Baumeister, Jennifer D. Campbell, Joachim I. Krueger and Kathleen D. Vohs, “Exploding the Self-Esteem Myth,” Scientific American (Jan. 2005), p. 84-91.[14]James Edwards, NIV Commentary: Romans (Peabody, Massachusetts: Hendrickson Publishers, Inc., 1992), p.313.[15] Erich Fromm, Man for Himself: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47), p. 128-130.[16] C. G. Jung, trans. by Richard and Clara Winston, ed. by Aniela Jaffe, Memories, Dreams, Reflectio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63), p. 189-192.[17] Richard Evans, Carl Rogers: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E.P. Dutton and Co., Inc., 1975), chapter on “The Emerging Person.”[18] A.H. Maslow, Religions, Values, and Peak-Experienc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94), p. 19-21. 請再見「新紀元運動(5)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NAM/Nam5.htm的解釋。[19] Association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的網版  http://www.atpweb.org/[20]  UCSC Extension course catalogue, Winter 96, Psychology # X480.12, “Your Loved One Lives on Within You.”[21] Adam Cash, Psychology for Dummies (New York: Hungry Minds, 2002), p. 39-42.[22] Joni E. Johnston,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Psychology, 2nd ed.  (New York: Alpha, 2009), p.107-09. [23] Gary Collins, Case Studies in Christian Counseling, in Resources for Christian Counseling, ed. Gary Collins (Dallas: Word Publishing, 1991), p. 12-13.[24] 張逸萍,《邪魔登講台》(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9)。[25] Lazaris, The Sacred Journey: You and Your Higher Self  (Palm Beach, Fl: NPN Publishing Inc., 1988), p. 118-120.[26] Sanaya Roman, Living with Joy (Tiburon, CA: H. J. Kramer, 1986),  Ch. 5 and 6 table of content.[27] 引自安克伯、韋爾登合著,逸萍譯,《自尊、心理學與康復運動的真相信》(香港﹕天道,1998),頁32-33[28]同上,頁33[29] Sharon Begley, “Get Shrunk at Your Own Risk,” Newsweek, June 18, 2007, p. 49.[30]杜布森,「從傳統智慧汲取寶藏」,《愛家雜誌》,第六卷,第五期,2001/5,頁8-9[31] 引自鮑謹博士夫婦合著,陳張逸萍譯,《心理學不合聖經》(Towaco, NJ﹕生命出版社,2003),頁57-67

 

回功課解釋頁

 

© 2009 Lois Chan 張逸萍版權所有,請勿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