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写给在大学修读「发展心理学」的基督徒

张逸萍

 

 

中国人有俗语说:「七坐、八爬、九出牙」,指婴儿七个月时会坐,八个月会爬,九个月时开始长小牙齿。这就是中国人的原始「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了。

心理学里有很多不同的分支,有一些比较理论性,目标是为了分析人、明白人,然后给予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指导。例如「性格心理学」(Personality theory)或「心理辅导」(Psychotherapy)就是了。但是,心理学大范围的另一端,却比较接近生理科学,多属描写性和统计性。「发展心理学」属于后者。虽然它仍有涉及道德价值观的地方,而且所提供的建议与圣经有异,但仍该被算为比较「安全」的心理学,至少它里面没有新纪元技术。

 

生理学和大脑科学

翻开任何发展心理学课本,我们都会看见很多有关生理学的知识,例如:胚胎的发育、青春期的性别发育阶段、老年人的体力衰退等等。同样地,这些课本亦会讨论很多常见的疾病,例如:婴儿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各种性病、爱滋病(AIDS)、老年性痴呆(Alzheimer Dementia)等问题。

虽然不会好像生理学课本一样,纯粹从科学角度详细研究人体细胞变化或有什么化学物作用等,但通常是先进的资料,而且比普通常理有深度得多。因为这些是纯粹是生理科学,不涉及信仰、道德、价值观,所以是中性学问。

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有时反显出了神创造的奇妙!

例如:当神经元(neuron)在胎儿身体内生长时,它们会自动迁移到某个位置,然后和其他神经元构成一个互相连接的网络。奇妙的事情就在此时发生了,这些神经元似乎「知道」自己应有的位置。科学家们有各种样的解释,但无论如何,这个「各就各位」的现象,约在胎儿出生前三个月左右迅速地完成。[1]

又例如:1950年代,当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编码,控制著生物的运作,我们都为科学的伟大感到震撼。可是近年,当科学家研究人类基因组(Human genome)时,又发现,原来还有一些特别的基因,叫做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它们的功用是抑制其他基因的功能,有如开关键,能左右其他基因的表达。[2]

上帝的创造,尤其是复杂的人体,不知道还有多少层的奥秘以待揭晓!科学家愈研究,就愈发现还有更多未明白的地方。正如圣经说:「我受造,奇妙可畏。」(诗一三九14

 

客观观察、统计数字、普通常理

发展心理学书籍中,有很多统计数字、平均数字等,乃意料中事。例如,美国出版的书籍,介绍北美州两岁孩子到20岁青少年体重和高度的平均数字;[3] 或者美国孩子和青少年的死亡率。[4] 中国出版的发展心理书籍,则报告我国青春期孩子某些运动技能的颠峰年龄,例如男性跳远最颠峰在24岁,女性是23岁。[5] 这些都是中性的研究,与道德价值观无涉,都可作为参考资料。

此外,还有很多观察,比较抽象,难以数字去准确表达。例如,幼儿游戏的种类和发展,从之显示他们的体能、智能、心理的发展;[6] 或者研究青春期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什么时候懂得演绎式的推理、假设式的思考、抽象观念、自我观念等。[7] 虽然未必准确,若不涉及信仰、道德。价值,仍可作为有用参考。

最后,有些研究结果,也许以学术性语言表达,但不过是普通常理。例如说:有人研究失婚人士的再婚情况。专家表示,中年人的再婚率,比较年轻的为低。他们又发现,年轻(25岁以下)的失婚女人,90%会再婚;反之,40岁以上的,只有30%再婚;男人却不因年龄而有这样的差别。专家推论说:社会比较能接受老夫少妻的配合;加上,女人一般比男人长寿。所以对中年女人来说,他们的结婚对象相对地少。[8] 谁不知道!

 

各式理论

1)不同角度

既然人是神创造的最高峰,所以无论是心理、是生理,都非常复杂精细。结果,很多研究都只能单从一个角度去看事情,于是,我们看见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也是从一个极分布到另一端,似乎没有理论能包括所有角度。

例如,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有两个主要的因素,就是:「遗传」(Nature)和「教养」(Nurture),即是说:是先天性的、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父母和教师所教养成的。另一个两极性的争论就是:「连续性」(Continuous)和「非连续性」(Discontinuous),就是说,婴儿有著成人的技能和思维,其发展是在精准性上增加;还是婴儿和成年人完全不同,然后在不同阶段,发展不同的思维和技能。[9] 很多理论,就在这些范围内,侧重不同的一方。

例如,据观察,女孩比男孩更能译解他人的情绪。于是有解释说,这是男女大脑的微妙分别;另有说,这是因为母亲们较常和女孩讲到情绪和感觉,男孩的机会却比较少。[10] 这就是从遗传和教养不同角度看事情的原因了。

 

2)等于没说

另一现象就是,有一些理论似乎很周详,能包含各种情形,但结果「说了等于没说」,有理论,等于没有理论!

例如,美国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于是有人研究移民后裔如何融入于美国社会。专家把他们分为四类:完全投入美国社会规范(同化,assimilation)、活在主流文化中,但感到有隔漠(边缘化,marginality)、只和自己文化中的人来往(分离化,separation)、同时和两方面有联系(双文化主义,biculturalism)。[11] 这样的分析包含了所有组合可能,永远不会错,而且不必研究,任何人都可以推论得到。

 

3)已被推翻

结果,正如其他心理学分支一样,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常是后浪推前浪地被推翻。

例如:有一些中文课本还提到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等「旧笑话」。[12] 却不知道,佛洛伊德派理论已经落伍好久。一本2011在美国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课本说:「对于佛洛伊德的任何理论,我们都没有好话讲。」不论如何,佛派是衰落了。[13]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所以每听到有什么新颖的栽培孩子的办法,总乐意去试一试。于是,有些中文课本讲论「胎教」。例如使用音乐,促进胎儿的神经元发展,希望造成后天较高的智能;又或者抚摸胎儿、对胎儿讲话、以电筒光照,希望胎儿出生后更适应。[14]虽然用心良苦,但已被最新研究认无意义,可视为「现代民间传说」。[15]

很多课本都提到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他认为孩子心智和逻辑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但他的理论已经被很多后来研究所质疑。例如,他发现两到七岁的孩子,不知道物质改变了外表,仍可能保留同等的数量等等。继续研究的心理学家们说:孩子不是能力不足,只是未能表达;或说,皮亚杰的实验设计不适合该年龄的孩子等等。[16]

此外,我们在教会内外都常听说的中年危机、空巢期、夹心一代(sandwich generation),也都有新研究显示早期的研究偏颇了,不能代表一般人的经验。[17]

 

进化论为解释

进化论是心理学基本前设之一,在发展心理学中清楚可见。这派的专家研究动物的行为,尤其是无尾猿或黑猩猩的,然后假想一段进化史,解释人类行为。

初生婴儿虽然不能做很多事情,但他们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反射动作(Reflex)。例如,若抚摸婴儿面颊,婴儿会转向被抚摸的方向,寻找食物,据说是为了生存而有的适应行为。婴儿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射动作,譬如婴儿会紧握著母亲的头发等,叫做「掌心抓握」(Palmar grasp)。据说其他灵长类动物(Primate)的婴儿也有同样的反射动作,可见是进化而来的。 [18]

若从进化的观点看我们的性爱动机,心理学告诉我们,雌性和雄性的动物交配,是为了留传后裔,结果它们各自发展了一些战略。因为雌性动物需要怀孕和乳养,一生之中只能产下有限的后裔,所以她们在选择交配对象上比较小心;而雄性动物的投资比较少,它们只需要选择那些在最佳繁殖状态中的雌性。所以,今天我们看见男人,为了能有后裔,通常选择年轻和身体发育得好的女人;而女人则可能选择有充足资源的男人,是为了更能保护后裔。[19]

当发展心理学家解释人为什么会衰老时,其中有一个理论是从进化论著手。他们表示,根据物竞天择的原则,使生物能适应和生存的基因,比较容易遗传下去,但这只限于生殖年龄才有意义。结果,让生物在生殖年龄之后仍能适应的基因,就没有遗传下去的需要了,所以老年人抵挡身体损坏的能力比较低。[20]

圣经的创造记载,虽然没有详细讲到其他生物怎样来,却对人的被造描写得非常清楚,圣经告诉我们:人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创一26-27),是神的一个特别创造:「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二7)。所以,人绝对不是从猴子或其他较低等生物进化来的,无论身体或心灵都不是。

进化论常使用生物之间有相似的构造,以证明进化,但是,构造相似,也可以解释是同一个设计者。同样地,即使人和动物有一些共有的行为,例如上边提到的掌心抓握,也不足以证明进化论。

至于以进化论解释择偶和衰老的理论,则充份显出,将进化论应用在社会科学上的问题——冷酷无情!如果人和其他生物一样,没有生存的意义和目的,不过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原则下,挣扎著延续下去。人类、鸡鸭、蚯蚓、野草都一样,生不足重视,死也不足可惜,草芥人命也!这样的理论,严重者,支持了希特拉等极权主义的残忍暴行;轻微者,亦会导至一般人没有爱心、没有怜悯、忘记道德,忘记上帝!

 

道德发展理论

除了以进化论解释人类发展之外,基督徒还需要留意的是:道德发展的理论,因为它和圣经真理有直接抵触之处。

讲到道德发展的理论,最流行的是柯伯格(L. Kohlberg)的「六段三期」[21]是:

1) 道德成归前期(Preconventional

 第一阶段尚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只因恐惧惩罚而服从。第二阶段以所带来的赏罚为量度,得赏者为是,受罚者为非。

2)道德循规期(Conventional

第三阶段顺从传统要求,做好孩子,寻求他人认可。第四阶段遵守法规,维护权威的道德观,有责任心、义务感。

3)道德自律期(Postconventional

第五阶段服从那些对社会有利益、保障人权的规则;明白法律是人订的,不适时可予以修正。第六阶段根据尊重人权和人性庄严的原则,建立道德良心;即使违反规则和法律,仍要依从自己的良心。

这理论虽然流行,但正如其他心理学理论,大有批判的话。但让我们也从常理和圣经角度来看:

1)罚恶赏善——骤眼看去,这理论似乎有理。但让我们想一想:首先,最幼小的孩子只知赏罚,慢慢地开始思想,明白其中原因,其实这是因为孩子长大,心思成熟,思想较有深度,不足为怪。但是,难道思想愈复杂的人,道德水准就愈高?成人必然比孩子更道德?另一方面,虽然基督徒的最高动机应该是讨神喜悦,但是,知道有赏罚,可以激发道德善行。

圣经告诉我们:「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二十二25);不但孩童,成人亦如此:「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二十二12)若明白我们各人都要在 面前交帐(罗十四12),难道还不「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腓二12)吗?

2)道德标准——有人批评柯伯格忽略了不同文化的影响,因为在很多文化中,宗教规范是衡量道德的首要原则。[22]的确,信仰和道德常是关系密切。基督徒应该都可以同意,圣经是我们决定对错,衡量是非的唯一准则:「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所以,基督徒不是靠自己的推理来决定是非对错,也不靠「社会利益、人权和尊严」为决定原则,这理想似乎崇高,但可能变得很「主观」,因为它难得有一致的定义。况且我们不知道什么最终是有益的,只有神才知道,所以按照圣经原则行事为人是最聪明的。

基督徒不是顺从传统,而是顺从圣经。正如柯伯格理论中的第六阶段所言,基督徒亦然,即使拒抗所谓「社会利益、人权和尊严」的法律,亦不能违背神的话。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常看见有基督徒挺身而出,甚至殉道。

3)行善力量——还有人批评柯伯格只顾及道德思考,忽略了道德行为。[23]更值得基督徒留意的是,有研究显示: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是两回事,因为信念常不足够激发道德行动。[24] 实在如此!甚至保罗也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我真是苦啊!」(罗七 18, 24)。感谢神,基督徒不必止于悲痛和遗憾,我们可以依靠神的帮助,保罗继续说:「靠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罗七25

最后,有研究表示,人需要把他的道德信念结合于他的自我观念,才是最好的动力。就是说:人需要觉得,遵守道德是他的一部分,他才会自我约束,加强自己的道德行为。[25]实在是极好的洞察,但圣经也早告诉我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弗四1)基督徒若真知道自己是「奉召作圣徒」(罗一7),是「基督的使者」(林后五20),怎么能随便犯罪呢?

 

结论

发展心理学虽然是比较「安全」的心理学分支,但因为它仍患了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就是:不知道有神、有灵魂、有罪、有审判,所以当它谈及「七坐、八爬、九出牙」等类中性事情时,就有参考价值;一旦它涉及道德和价值观,问题就呈现出来了。

既然圣经的内容是信仰和行为,并且自称全备(提后三16-17),它应该是信徒的道德、价值、思想、行为的唯一准则。当基督徒为人辅导时,该回到圣经去,才能得著可靠的答案。

 

 

 

 

 



[1] Laurence Steinberg, Marc H. Bornstein, Deborah Lowe Vandell & Karen Rook,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ason, OH: Cengage Learning, 2011), p. 100. [2] Ibid., p. 49. [3] Laura E. Berk,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Lifespan,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1), p. 352. [4] Ibid., p. 285. [5] 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页257[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页192-94[7]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352-57. [8] Ibid., p. 510.[9] 雷雳,《发展心理学》,页28-30[10]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236. [11] Ibid., p. 377. [12] 雷雳,《发展心理学》,页30-3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页36-37[13] James Kalat, General Psychology with New Practice Tests, 10th ed. (Mason, OH: Cengage Learning, 2011), p. 500. [1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页127-29[15]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69. [16] Philip G. Zimbardo, Ann L. Weber, Robert L. Johnson, Psychology Core Concept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3), p. 134-35;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202-206;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页49-5617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529-30, 514-518. [18] Ibid., p. 108. [19] Philip G. Zimbardo, Ann L. Weber, Robert L. Johnson, Psychology Core Concepts, 4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3), p. 370-71. [20]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539. [2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页229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426. [22] Steinberg,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 427. [23] Ibid., p. 304.[24] Ibid., p. 428.[25] Ibid.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3gs.html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