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EQ——香港台湾货

《心理学偏离真道》第四章

张逸萍

 

Daniel Goleman(高曼)的《EQ》被翻译成中文之后,东南亚中国社会都对情绪智能(EQEmotional Quotient )狂热,住在香港和台湾的人都知道,无需描述。

 Goleman说,我们一向以为智商(IQ)很重要,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有些高智商的人事业无成,反而智力平庸的人表现却非凡,答案是情绪智能(EQ),因为它可以发挥人与生俱来的潜能。[1]原来如此,专家们发现,高IQ不足叫人成功,现在提倡必须加上EQ

 到底EQ是什么?Goleman说,EQ涵盖了五大类:1。认识自身的情绪;2。妥善管理情绪;3。自我激励;4。认知他人的情绪;5。人际关系的管理。[2]一位EQ专家余先生概括得很清楚,他说:处理负面情绪(愤怒、忧愁、紧张)就是EQ的中心。[3]

 

似乎是常理

 诚然,人必须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应该努力和他人融洽相处,这些都是圣经的教导,不管是基督徒不是,都会同意,事实上,EQ的讲论,大部分亦和普通常理差不多。譬如《EQ》书说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关系,焦虑和沮丧可以带来心脏病等,正面的情绪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所以医务人员应该对病人有一个关怀的态度。[4]又譬如说,美国亚裔孩子的IQ仅比白人孩子的IQ高出二、三点,但是亚裔美人的表现优胜于白人,原来「亚裔美人做功课的时间比其他学生超出40%」,表示他们能吃苦耐劳,能自动自发,「亦即具备较优势的EQ。」[5]

 上边两则例子,人人都会同意,但是这些「常理」总有漏洞,譬如余先说:「一间机构的成功,外在客观条件只是一部分」,但是小组成员要合作,互相鼓励,即使面对困难,仍然能「使机构经得起任何社会变迁」,因为「人际互动产生凝聚能力——这就是士气;内争外斗各人貌合神离这就是晦气。」[6]有谁见过一间公司里面的人都从来不为个人利益而明争暗斗的?所有员工都是一心一意只为公司利益著想?因为人有罪性,所以理论讲得通,却难实行。

 

圣经更高明

 有些基督徒相信圣经内已经有EQ,教会不必讲论,而且对那些趋之若骛的人嗤之以鼻,虽然这样的态度不容易受欢迎,但是我却无法不同情这样的人,因为圣经内不但已经有EQ,而其教导比EQ更高明。圣经从来不否定任何情绪,甚至负面情绪亦然,圣经中的喜怒哀乐例子都有。神自己就常常生气,耶稣也曾经哀哭和忧愁。圣经所留意的是情绪背后的原因,不是情绪的本身,而且圣经也告诉我们情绪的影响和控制之道。

 譬如,人际关系:「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箴十五1)。EQ和健康:「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乾」(箴十七22)。喜乐的办法:「你们要靠主喜乐」(腓三1)。控制怒气:「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四26)。控制忧虑:「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诗四十二5)。处理紧张:「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耶和华你的神必与你同在」(书一9)。情绪背后有不同原因:「因为依著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但世俗的忧愁、是叫人死」(林后七10)。经文例子太多了。

 

又是父母错

 虽然EQ道理中没有敌基督教思想,也没有新纪元邪术,但却有心理学上的老问题——父母做错了。余先生说,如果父母开放搅笑,孩子也会受影响而性格活泼;如果有一个忧郁的祖母,孩子就容易哭,至少皱眉头多一点。最重要的是,小孩子需要学习怎样和人相处,有一些小孩子和父母有很多肌肤之亲,必定是因为父母已经接受了孩子这样常常缠著他,如果父母不喜欢和孩子有近距离,或者常常掌搁孩子,孩子也不容易和人接近。[7]

 Goleman也说:「家庭是我们学习EQ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感情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8]但是他也同意遗传和教养二者都有相当的影响,他在《EQ》书的开始就已经讲明,大脑的杏仁核是情绪方面的总管。[9]余先生上边的例子到底是遗传还是教养所致,难以分别。

 现代心理学家已经开始研究生理和遗传对人性格和行为的影响,不再凡事罪怪不健全家庭(请见「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一文),所以把EQ问题都推在父母身上是粗浅幼稚的见解。

 

效用有多高?

 EQ》中文译本的封面上写著:「利用EQ,心理学家可以精确预测:二岁幼儿在十七岁时会不会成为罪犯;夫妻在几年内会离婚;重症病患者的存活年限;企业领导人有没有前途……人的悲欢喜乐、姻缘聚散、功名利禄,甚至到生老病死,一切的可能与答案,都可以在EQ中找到轮廓。」哇!EQ真的这样神通广大?

 可是,有证据吗?如果香港台湾近年这样留意EQ,这些地方的中国人是否更成功?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是否有改善?心理学家真的可以对人的未来精确预测?我发现自己不是唯一的怀疑者,彭先生表示:「过去,我们的社会一向强调IQ,但IQ高的人若没有成功,他现在会归因说:『原来我的EQ不够高。』只要EQ高,将来还是会成功。这种论调,几乎把所有人一网打尽,无论成功不成功,《EQ》这本书都适合每个人的需要,可是值不得值得奉为圭臬,就有待商榷!看了《EQ》就能让人真正了解自我吗?就能叫人鲤鱼跃龙门吗?颇令人质疑。」[10]说的好!

 虽然美国人不讲EQ,但是处理怒气的训练班总是常听说,一次《U. S. News》评论说:「认真去评估这些训练班,显示它们没有什么功效。」[11]EQ训练的效用是不是一样?希望那些在东南亚传扬「EQ福音」的人提供一些统计数字为证明,好叫怀疑者信服。

 

台湾香港货

 余先生说,EQ只适合两个地方:美国和中国,社会竞争性大,所以需要谈EQ;其他地方,譬如欧洲,步伐慢而社会福利救济多,竞争性不大,所以他们不需要谈EQ[12]真的只有美国和中国才是竞争性的社会?日本和德国呢?他们为什么不需要EQ?其次,我想在美国的中国基督徒都会告诉你:在美国没有人谈EQ的!我自己在美国定居多年,只有在中国教会才很偶然的听到EQ这个名字,而且都是来自东南亚的演讲者、文章和书籍。诚然《EQ》一书是写于美国,但是美国的心理学书籍每年出版好几千本(我的估计),学术性文章一大堆,Goleman的《EQ》只是这些千千百百的作品之一,没有几个人留意,绝对不是流行的东西。彭先生表亦同意:「查询《美国现代心理学刊》的引注,发现今年只有一次提到《EQ表示尚不属于科学术语的范畴[13]如果任何人高唱EQ,只不过是表示自己久居东南亚,没有什么机会到外地考察。的确,EQ只不过是香港和台湾的时尚,不是永恒真理,基督徒不必跟在后面一窝蜂

 

尾声

 EQ的流行引起我的一点……今天在教会讲台上听到的心理学理论中,EQErroneous Quotient 错误商数)有多少呢?有多少只有EQEntertainment Quotient娱乐商数)的呢?有多少只为演讲的人增加EQEarning Quotient赚钱商数)的呢?对听众有没有EQEdifying Quotient造就商数)呢?如果无法决定,让我建议所有教会讲台单单讲解圣经,可以省去一些无谓的工作。

 

 



[1] 丹尼.高曼著,美惠EQ(台北:时报文化,1996),p.12[2] Ibid.,  p.59 [3]余德淳,健康家庭EQ(福音协会1998#1,Side B[4]高曼,EQ,第十一章。[5] Ibid.,  p.98 [6] 余德淳。EQ合伙人(香港:Charles Yu Training Company Limited1997, p.28-29[7]余德淳,健康家庭EQ#1,Side A[8]高曼,EQp.2139]Ibid., p.31-37[10]彭怀恩,「迷惘代、迷」,CallOut(台北:商周文化,1996),p.75[11]Brendan I .Koerner, “It May be All the Rage, but does It Work?” U. S. News & World Report , April 12, 1999, p.45. [12]余德淳,健康家庭EQ#1,Side A[13]彭怀恩,「迷惘代、迷」,p.75

 

 

 

分享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x6y5.html

 

 

 

 

回「泛滥到处的流行心理学错误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