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艾力森(Erikson)自己有身分危机

张逸萍

 

在中国教会的刊物中,若有人提到新佛洛伊德派别(Neo-Freudian)的理论,根据我的观察,艾力森(Erik Erikson)的名字是比较常出现的一个。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他讲了些什么?

 

心理发展八个阶

艾力森最有名的理论可算是他的八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1]。此理论将人生全程视为连续不断的人格发展历程,人能否达至心理健康,有赖这八个阶段的发展工作成功与否。

1)婴儿期,从零到一岁半——婴儿获得的照顾,包括食物、清洁、接触等,让她对环境信任或不信任。发展顺利者,对人信任,有安全感;发展障碍者,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

2)幼儿期,从一岁半到三岁——这阶段孩子喜欢探索,若得到鼓励,感觉自主自治,否则是羞愧。发展顺利者,能按社会行为要求表现目的性行为;发展障碍者,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3)学龄前儿童期,从三到五岁——主动开始行动,常会发问,父母若对这兴奋心情泼冷水,他会感到愧疚。发展顺利者,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4)学龄儿童期,从五岁到十一岁——发展胜任的感觉,也就是说孩子能在学习上成功;若没有,则感到自己次品。发展顺利者,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发展障碍者,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青少年期-青春期,从12-18——这阶段青春期孩子会思想自己的身分鉴别,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发展顺利者,有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寻的方向;发展障碍者,生活无目的和无方向,时而感到仿徨迷失。

6)成年早期,从19-30——开始发展亲昵的关系,否则变得孤立,惧怕和他人亲密。发展顺利者,与人相处有亲密感;发展障碍者,与社会疏离,时感寂寞孤独。

7)成年中期,从31-50——视乎人能否感到对生命有贡献,或感到他们的活动都是琐碎无意义。发展顺利者,热爱家庭关怀社会,有责任心有正义感;发展障碍者,不关心别人生活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8)成年晚期-老年期,从50岁到生命终点——回顾人生,感觉有成就,或者后悔失去机会。发展顺利者,随心所欲,安享余年;发展障碍者,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下面简短地表列:

阶段

年龄

发展与任务

1

婴儿期

信任与不信任

2

幼儿期

自主行动(自律)与羞怯怀疑(害羞)

3

学龄前儿童期

自动自发(主动)与退缩愧疚(罪恶感)

4

学龄儿童期

勤奋进取与自贬自卑

5

青少年期-青春期

自我统整(认同)与角色混淆

6

成年早期

友爱亲密与孤癖疏离(亲密与孤立)

7

成年中期

精力充沛(生产)与停滞颓废

8

成年晚期-老年期

自我荣耀(统整)与悲观绝望

                                        

自我和身分危机

和这八阶段的心理学发展同来的,还有一个,也许可以说,是更特出的、更受人注意的理论,就是他的身分危机观念。

艾力森属于新佛洛伊德派,所以他有一些观念来自佛洛伊德,例如佛氏讲及一个自我(Ego),但艾力森 相信它是建设性的,自我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维持人的身分鉴别」,这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状态。若发展得不好,人会有身分危机(或作:认同危机,统合危机,identity crisis)。虽然它有可能在人生任何阶段中出现,但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发展。此外,某些社会条件若转变,亦可促使它发生。[2]

换言之,人会问:我是谁?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角色是什么?

艾力森从不认识自己的生父,他采用了收养他的后父的姓。不但如此,他生长在一个犹太背景,但本身是丹麦人,以至叫他长大过程中被同辈歧视。他后来移民美国,为自己创造了我们今天认识他的姓——艾力森(Erikson)。[3] 难怪他认为青春期孩子有身分危机,因为他为生父、姓、种族的鉴别所困扰。

可见心理学理论,很多时候是心理学家对人生的观察而已,而且和自己本人的经历大有关系。艾力森就是一个好例子。艾力森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说:「观察者无法不参与被观察者的生命,故此限制了他的研究……他明白,我们不能讲到被观察者,而不讲及观察者。」[4]

另一个新佛洛伊德派的心理学家霍妮(Karen Horney)的理论,亦明显地证明这一点。她本是佛洛伊德的学生,但是,大概在一个男权主义的十九世纪末,身为女性,所以发展了一个「女性心理学」(Feminine Psychology)。其中有一个搅笑的「子宫忌」(womb envy,指男性妒忌女人能生孩子)的观念,相信是为了对抗佛洛伊德现在被人视为笑柄的「阳具忌」(penis envy,指女孩妒忌男孩有阳具)。

那么,基督徒心理学家宣称心理学是上帝的普通启示,不是很糊涂吗?

 

逻辑常理、学者评论

当然,艾力森的理论没有新纪元思想、没有新纪元技术、也没有推动性革命。而且,乍眼看去,和普通常理差不多。

事实上,不必专家指导,我们也能会知道:青春期开始对性爱好奇,我们不预期婴儿就开始建立性关系(佛洛伊德的闹剧为例外)。也不预期老年人才主动开始行动、常常发问。年青时学习,成年时工作,老年退休,甚至反省,都是常理,没有人会反驳。

可是,这些「发展阶段」不是清楚划分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我们不能说,完全视乎婴儿时期有否得到照顾,影响人对环境的信任和不信任。一个女人若嫁给负心郎,她以后就不能信任任何男人了吗?又例如:时代转变,现在很多人在青少年期-青春期(1218岁)已经开始性行为,谁会视之为例外?另一个例子:现在很多成年中年的人,因为失业,需要改行,所以他仍需好像学龄孩童一样学习,否则没有胜任的感觉。而且这个求学时间,怎么可能停在11岁?12-18岁就没有这个心理需要?说得通吗?最后,头脑清醒的人也会说,当老年人回首,他能否为自己的一生感到荣耀或感到悲观绝望,不是这阶段才发展出来的,而是一生累积的结果。

事实上,另一个新佛洛伊德派心理学家苏利文(Harry Sullivan)的理论,虽然涉及同一题目,内容就和艾力森的不同了。可是我们无法谁对谁错,因为两者都『对』,可都不是准确和肯定的。现在将苏利文的理论表列如下:[5]

阶段

发展任务

婴儿(0-1

出生

童年(1-5

学讲话

幼年6-8

需要玩伴

青春期前期(9-12

需要和同性有亲密友谊

青春期早期(13-17

开始有性欲,需要和异性有亲密友谊

青春期晚期(18-20s

愿意发展长期性关系;关心职业和经济问题

成年

建立事业和长期性关系

 

我们若想知道某个心理学理论有什么问题,大可往世俗心理学课本里找,因为他们老是互相批判的。(基督徒反觉得批判心理学是反智!)下面是一些世俗学者们的话:

·         某课本说:「艾力森的几个阶段发展,若要好好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和非常花费的纵向研究,我们未有这样的研究。」[6]

·         可是,有一研究发现,父母教养风格对发展有影响。[7]

·         另一研究发现,青年人若有身分危机,通常比艾力森讲的为迟,而且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没有这样的危机。[8]

·         又有研究指出,男女孩根据不同的标准来鉴别身分。[9]

·         另有研究发现,种族影响人的发展阶段。[10]

·         有一研究表示,艾力森的理论,比较能应用在男孩身上;而且在婴儿和孩童身上的描写,比较在成人的,更准确和有意义。[11]

·         一位心理学家驳斥艾力森的理论,因为这理论是基于他个人的经历,故有偏见。[12]

·         又一位抱怨他的理论太含糊,名词没有清晰定义,叫人无法量度。[13]

·         因此,也有人表示,他理论所讲的阶段,是难于区分,所以不是准确的理论。[14]

 

基督徒看艾力森理论

艾力森的理论可算普通常理,虽然不准确,却没有需要大肆反对;当然也没有需要在教会里大肆高举。

但任何人本的心理学,都是心理学家依照自己的经历去分析人生,(上边已经讨论过),除了这个限制之外,因为这些心理学家,若非无神论者,就是受新纪元影响的人(请参见:「心理学家的上帝观道德观冥想观性爱婚姻观」),所以他们不知道有神、人有灵魂、有罪、有审判(请见:「写给在大学修读「普通心理学」的基督徒 」),不明白圣经是人生足够而全备的指导,更不了解人生发展的最后目标是什么!

 基督徒的整个人生『发展』,若能按照圣经的指导,年老时就能:「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著。」(箴十六31)因为「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不但如此,我们还可像保罗一样的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提后四6-8

 艾力森的著名「身分危机」,其实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我相信千万人曾经问过这个问题,而且不止于青春期,也不限于那些活在不同文化或种族中的人。

可是,这会否构成危机?答案应该是:不一定,可能有,可能没有。而且没有准确的研究,可以肯定地回答百分比是多少。作为一个基督徒,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少数民族。我也深深明白自己的身分和非基督徒不同,可我从不认为这是危机!

事实上,人生不断有各种样的『危机』,若非依靠主恩,都过不去了!

 

基督徒看身分危机观念

那么,最后,让我们来思想,基督徒应该怎样看自己,怎样回答「我是谁?」

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一15),可是保罗并没有停在这里,他继续说:「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16节)

的确,我们本来都是「死在过犯罪恶之中……行事为人……放纵肉体的私欲……本为可怒之子……」(弗二1-3)可幸的是,「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五17),所以,我们现在是「圣徒」「与圣徒同国,是 神家里的人」(弗二19),又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 神的子民」(彼前二9)。

多奇怪的身分鉴别!多复杂的答案!

无论如何,圣经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加二20)自己死了,钉在十字架上了,何必问「我是谁?」何必强调自己的身分鉴别?「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林前四3)。与其如此自我中心、关注自己,不如仰望基督。

 

结论

由此可见,把有缺欠的艾力森理论(或者其他世俗心理学理论)带来教会,未必帮助了教会,反有可能转移了信徒的专注、拖累了基督徒走天路。

 

 



[1] Barbara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3), p. 160-67;「艾瑞克森(E. H. 艾力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15177869-%E8%89%BE%E7%91%9E%E5%85%8B%E6%A3%AE(E.+H.+艾力森)%E7%9A%84%E5%BF%83%E7%90%86%E7%A4%BE%E6%9C%83%E7%99%BC%E5%B1%95%E7%90%86%E8%AB%96(psychosocial+developmental+theory). [2] Jerry M. Burger, Personality, 4th ed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p. 119. [3] Engler, Personality Theories, p. 158-59. [4] Ibid., p. 172. [5] Burger, Personality, p. 133. [6] Erik Erickson,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1968), p. 173. [7] 同上。[8] 同上。[9] 同上。[10] 同上。[11] http://web.cortland.edu/andersmd/erik/crit.html [12] http://voices.yahoo.com/psychosocial-development-theory-its-impact-on-1509865.html?cat=9 [13] Ibid. [14] Ibid.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1g2qx.html

 

 

 

 

 

回「心理学理论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