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積極思想、可能思想、蕭律柏

(刊登於《生命季刊》2006年三月「有一條路,人以為正」)

 

張逸萍

    「我已經將『不可能』這一個字,從我的字典中挖了出去!」[i]蕭律柏(Robert Schuller,或譯作舒樂)這樣宣稱。

     當蕭律柏開始牧會不久,他被派往加州橙縣植堂,因而想了出一個新潁的主意,在露天汽車戲院開始聚會。不久之後,人數增加,於是動念頭要建一棟能容納人和車的教堂。經過幾番艱辛,把所需要的款項籌到,華麗宏偉的水晶大教堂就出現了。這是一座玻璃牆的建築物,可容千多人,旁邊可停幾百架汽車。當講員出場時,兩道十五尺高的玻璃門就徐徐展開,壯觀動人。即使你從未到過水晶大教堂,你今天仍然可以在他的電視節目「權能時間」看見他燦爛的笑容,聽到他為你打氣。這個節目不單在美國受大歡迎,也廣播至全球,收視率超過二千萬,每年收入五千萬。

為什麼他能這樣成功?當然嘛,他所傳揚的正是成功的福音,有誰不愛聽?

 

有志者事竟成?

    中國基督徒對他並不陌生,他的名著《可能!》在中國教會大受歡迎。他在書中勸讀者大聲地對自己說﹕「我凡事都能作!我有無限的潛能!……我以前太小看自己了!靠著加給我力量的主,凡事都能作!」[ii]      

任何人讀過他的寫作,都會同意,他給人的印象是熱忱洋溢、一股沖勁、活力充沛、高度創意、堅毅不移,他教導人進取、積極、樂觀、堅忍、自信、自尊、自愛……就是他所講的「積極思想」(Positive Thinking)或「可能思想」(Possibility ThinkingProbability Thinking)。

一個樂觀的態度,面對困難的時候不屈不撓,本身不是一件壞事。中國人的傳統智慧也說﹕「有志者事竟成」。問題是——這是一句勵志的話,還是絕對真理?

坊間有一本書名叫《怎樣醫治你的積極思想》,雖然作者不是針對蕭律柏,但故名思義,他諷刺積極思想。作者舉了一個例﹕單單鼓勵人主動交友,並不足夠,這人可能是討厭、乏味、口臭,他必須先對付這些問題,才能得到朋友。[iii]可見,立志之外,還要加上努力。

蕭律柏有一個故事,他的女兒不滿足於只能成為學校樂隊十名小提琴手中的一個,她要坐首席提琴手的位置,結果她成功了,蕭律柏歸功於她的「可能思想」。[iv]可是,其他九個孩子呢?如果他們都運用「可能思想」,但卻不能有十個首席提琴手,那麼,唯一的結論是﹕「可能思想」不一定有效!

《美國今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一個樂觀積極的態度確實有助身體健康,最有效於叫人覺得生活有意義,但並不能神蹟地驅除疾病。[v]的確,生命在神手裡。

奇怪的是,蕭律柏也引用聖經表示﹕神答允我們的禱告有幾種方式,有時祂即時給我們;有時延緩一陣;有時祂給我們需要的,不是想要的。[vi]換言之,「可能思想」不一定成功。這豈非自己打自己嘴巴?

聖經並非主張一個消極懶散的態度,它說﹕「不肯作工,就不可喫飯。」(帖後三10)「手懶的,要受貧窮;手勤的,卻要富足。」(箴十4)但聖經又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一二七1)「可能思想」未必能叫我們成功,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起誓,說,我怎樣思想,必照樣成就;我怎樣定意,必照樣成立。」(賽十四24

弟兄姐妹們,上帝是最終的主宰,祂決定一切。

 

誰是主人?

蕭律柏有一本書,名字叫做《事情怎樣,全由我來決定》,書名正好顯出「可能思想」的人生態度。蕭在其中表示﹕只要我們有夢想、相信事情是可能的,「我們叫做『上帝』的這個力量,就流進和透過這人和他的靈力中……當神的力量被人燃點……我們就可以經歷到傑出的成就。」[vii](請留意﹕原來上帝是一種力量!)他又說﹕「信心是一種精神活動,它可以將上帝吸取到你的心靈和想象中,直到我們的意志被激情煽動,於是產生行動。」[viii]換言之,只要你有信心,神就給你心靈力量,使你成功。

蕭舉了一個例﹕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這些都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因他不等待問題解決就起步,因此上帝行神蹟,所以摩西是一個偉大的「可能思想家」![ix] 換言之,因為摩西懂得「可能思想」,所以催使上帝行神蹟!我們必須問,誰是主人?上帝?摩西?

弟兄姐妹們,上帝是主人,摩西是祂的僕人,是祂所用的器皿。神不是我們的助手、不是一種幫助人成功的力量、不是阿拉丁神燈、不是「有求必應」[x]的菩薩!祂不是我們的僕人,反而是我們的主人!

聖經說﹕「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這事、或作那事。現今你們竟以張狂誇口,凡這樣誇口都是惡的。」(雅四13-16

蕭說﹕「把你的夢想寫下來……想出你夢想要寫的那本書的大綱;想出你要得到的那一個學位的銜頭;想出你要白手興家的事業的名號;想出你要組織的教會名字 ……」[xi]對,我們可以這樣做,但我們還要加上﹕「主若願意……」,因為祂才是主人。

還有一點,基督徒的人生目標不該是物質世界中的成功,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十二15)耶穌呼召我們,「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九23)所以,保羅說﹕「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9

那麼,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一個聖潔的生活,或者是有效地事奉神,是否就可以使用「可能思想」呢?

首先,蕭說﹕「要寬容自己的缺點……但不要寬容你的負面思想!」[xii]可見所謂積極思想或可能思想,其目標不在乎聖潔生活。其次,聖潔生活是釘死自己,聖經說﹕「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羅六6)能夠這樣做,不是個人的成功,是神「保守你們不失腳,叫你們無瑕無疵。」(猶24

蕭常引用水晶大教堂的成功,證明「可能思想」的重要。但是,事奉成功與否,不在教堂是否雄偉,教會人數是否眾多,恐怕蕭是用世俗標準來衡量屬靈的事情。即使我們的事奉在神眼中能算是成功,也不是因為我們的「可能思想」所發出的能力,因為「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 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

    基督「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而復活的主活。」(林後五15)讓我們在凡事上做祂的僕人,為祂而活,事奉祂,因為祂才是主人。

 

新紀元邪術  

為什麼「可能思想」可以幫助人成功?蕭律柏解釋說,如果你幻想自己是自然、瀟灑、有禮的人,慢慢就會變成這樣;如果你幻想自己是個高超、成功、進展、出人頭地的人,你必然會長進。[xiii]

這正是新紀元的「心靈控制物質」(Mind Over Matter)觀念。為什麼心靈可以控制物質?原來不是樂觀積極的態度可以給人心靈力量這樣簡單。小心看,原來還有一個特別的技術。

蕭律柏有一位前輩,叫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或譯作羅文彪),他從這人學到「積極思想」,進而發展他的「可能思想」。[xiv]蕭的名著《可能!》也是羅文彪為他寫序的。已故的皮爾曾是紐約「大理石大學教會」的牧師,該教會有成員五千;他亦在電台主持「生活的藝術」多年;他的《路標雜誌》和他的講章一樣,甚受歡迎。

皮爾常常教導觀想(Visualization)。他在《積極思想的能力》中解釋,首先在腦中形成一個影像,是你成功的影像,緊握著這個影像,絕不懷疑這個影像的真實性。每天這樣做,又用經文肯定自己的信心。最後,「相信你自己現在收到所需的力量」,「覺得它流到你裡面。」[xv]

皮爾在此書中亦稱觀想為「圖像化」(Picturization)、「影像工程」(Imagineering)或「心像」(Mental image)。因為皮爾自稱基督徒,所以他有時也使用「祈禱」和「默想」的名字。[xvi]他甚至說﹕「耶穌……是第一個教導『心像』力量的人……十九個世紀之後,科學家、心理醫生、和心理學家開始宣講[同樣的事]。」[xvii]

無論所用的名字是什麼,皮爾是說﹕專心集中精神,緊握著心中一個影像,這個影像就會變成事實。例如,如果你想擁有一棟豪宅,你可以天天在腦中打著這棟豪宅的影像,專心去想它(這就是觀想的意思),堅定地相信自己已經擁有它,又使用經文支持自己的信心,終有一天,你會擁有這棟豪宅。不但如此,觀想還可以增加人的自尊/自信,解決金錢問題、婚姻問題、健康問題、孤獨和憂慮,並且使你成功。

弟兄姐妹們請留意,觀想是新紀元邪術、是古今中外邪術的一貫模式!請讓我給你一些證據﹕

靈異人士畢碧綈(Betty Bethards)解釋冥想如下﹕「凝神想像一幅畫面……用盡你的力量去握住這個影像,使它不動十分鐘之久,這個心像可以是一朵玫瑰花,或者一個十字架,然後你被動地讓任何思想和影像流入心中。」[xviii]碧法並且表示,經常冥想,可以改變那些使你不安的人物和事情、使你身體健康、獲得靈異治療、產生靈異能力。[xix]

玄學家穆菲(Joseph Murphy)解釋,最好的禱告方法就是觀想,「使用你內心的眼晴去看,要看得它活生生的……當你的想像清楚真實……有一天它會在你的客觀世界中出現…」[xx]穆菲表示這辦法可以治療心靈問題、助人發財、解決婚姻問題、吸引理想伴侶、使人快樂、使人際關係和諧。[xxi]

請問,靈異人士的教導和皮爾的教導有什麼分別?

蕭雖然不像皮爾這樣公開地推薦新紀元邪術,但也贊成。蕭曾經表示,「任何形式的冥想,都是人類駕馭上帝的定律的辦法……神賦予我們很多我們仍未了解的能力」,「各種宗教都有她的冥想方式……例如超覺靜坐、禪宗、瑜伽……不一定是敵基督教的。」[xxii]

這就是「積極思想」或「可能思想」有效的最終原因!但是,基督徒絕對不可以利用邪術達至成功!

 

其他問題

    除了上邊的問題以外,蕭律柏和皮爾還有一些錯誤的神學思想,尤其是蕭給罪和救恩的定義,是臭名昭著的。

1)罪和道德

蕭說,罪就是﹕「任何剝奪自己或他人的自尊/自信(Self-Esteem)的行動或思想。」[xxiii] 罪的核心就是一個低落的自我形像,不是人性敗壞,[xxiv]而所有的罪行都是因為人想要維護自己的自尊/自信。[xxv]因為神是我們自尊/自信的源頭,所以,地獄就是「和神隔絕,以至失去自傲」。[xxvi]

    據說,水晶大教堂曾經使用《奇蹟課程》一書為教材。這書是交鬼的人,從一隻自稱「耶穌」的鬼靈得到啟示,搜集成書的。 此書認為沒有罪這回事,「饒恕」就是明白沒有罪。 [xxvii]

皮爾在他的書《罪、性、節制》中說,今天社會道德的腐敗,可以叫人以後學得更有節制。[xxviii]

根據聖經,罪是任何和神的律法相反的行動或態度,因為「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壹三4)所以蕭對罪的定義是錯的。人類因為「死在過犯罪惡之中」,所以「放縱肉體的私慾」,需要神的救恩才能活過來,然後有善行(弗二1-10)。社會道德腐敗,未必能叫人醒覺而帶來節制。

2)重生得救

蕭抱怨說,基督徒以驕傲為罪,結果,在他「重生」之前,他失去所有的自尊/自信。[xxix]所以,他對救恩的定義就變作﹕「自尊/自信、自我價值的恢復,人重獲一種高貴的驕傲。」[xxx] 或「從羞恥到光榮……從內疚到驕傲。」[xxxi]

皮爾有一次在電視節目上被採訪時表示﹕「你不必是一個重生的基督徒,你有你通往上帝的路,我有我的。我在日本神道教的廟中找到平安……神是無所不在的。」節目主持人吃了一驚,問說﹕「你不是一位基督教的牧師嗎?我以為你會告訴我,基督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不是嗎?」皮爾回答說﹕「基督是眾多道路之一。」[xxxii]

聖經清楚明白地講到救恩是什麼,「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來九28),我們「因罪得赦,就知道救恩。」(路一77) 救恩絕對不是自傲,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彼前五5)所以蕭的救恩觀是錯的。耶穌實在曾經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因為「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皮爾的「所有宗教,殊途同歸」的觀念是不合聖經的。

3)其他     

上邊已經提過,蕭認為上帝是一種力量。耶穌呢?祂是什麼?蕭說﹕耶穌是個「可能思想」家,祂因為懂得「可能思想」,所以改變了整個世界,創立了基督教。「祂只留下了一個教訓﹕『任何人只要肯相信上主,與祂相連,這個人就凡事都能作。』這是祂唯一留下的。」[xxxiii]

這樣的錯誤,顯而易見,神是三位一體,即三個位格合成一個真神,不是一種力量而已。耶穌教導的中心不是成功神學,祂為我們成就救恩。

我無法不說,這些都是褻瀆、是異端!

 

聖經的話

     到此,有一些讀者可能奇怪,蕭律柏和皮爾不是常在書中引用聖經支持自己的嗎?聖經是否教導「可能思想」或「積極思想」呢?

            任何人留意,都會知道他們所引用的經文,通常是下面幾段。讓我們首先留意經文的上文下理﹕

1)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可十27;路十八27

有一個少年官來問耶穌,該作什麼善事才能進天國,耶穌請他變賣所有,分給窮人,然後跟隨祂,少年官就憂憂愁愁的走了。門徒於是感嘆,財主進天國是難的,但耶穌回答說﹕「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2)芥菜種的信心能移山(太十七20;可九23

有一個人的兒子害癲癇病,這人把孩子帶到門徒那裡,門徒不能醫治他,於是這人轉而求耶穌。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孩子就痊愈了。事後門徒問耶穌他們不能把鬼趕出的原因。耶穌說,他們沒有信心,只要有芥菜種這樣少的信心,他們就可以把鬼趕出。

3)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

     保羅在這句話之前說﹕「我靠主大大的喜樂……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四10-12)這些就是保羅「能作」的事。

     得救、喜樂、知足、戰勝邪魔,都是合神心意的,所以祂非常樂意幫助我們。「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一3)你願意更有愛心、生活更聖潔、更能領人歸主嗎?這些都是神所樂意幫助,賜我們力量的。

我們也可以向神求物質上的好處。事實上,我們可以向神求任何事物,但我們應該學效主耶穌的禱告,祂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廿六39)。你可以向祂求一份理想的工作、一個健康的身體、一段美滿的婚姻。但是,如果祂給你的是一份困難低薪的工作、一個軟弱多病的身體、一生找不到配偶,請記得,祂是陶匠,我們是瓦器(羅九20-21),神在每一個人身上有不同的計劃,祂有權決定我們人生的際遇。祂才是主人,不是我們。

那麼,做基督徒豈非吃虧?不是的。聖經雖然沒有應許我們成功致富,也沒有鼓勵我們追求屬世的成功,但是它應許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所以不要為衣食憂慮,只「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請不必擔心慈愛的神故意叫你吃虧,只「當一無罣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腓四6),「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五7)。

 

結論

弟兄姐妹們,請放棄「積極思想」或「可能思想」,專心跟隨主,走十字架道路。

 

 

 

 


 

[i] Robert H. Schuller, Success is Never Ending Failure is Never Final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8), p. 69.[ii] 蕭律柏,《可能!》(香港﹕迎欣出版社,1999),頁45[iii] Donald G. Smith, How to Cure Yourself of Positive Thinking (Miami, FL: E. A. Seemann Publishing, Inc., 1977), book jacket.[iv] 蕭律柏,《可能!》,頁58-59[v] Sharon Jayson, “Power of a Super Attitude, USA TODAY, 10/12/2004 ( http://www.usatoday.com/news/health/2004-10-12-mind-body_x.htm, accessed Feb 2006).[vi] 蕭律柏,《可能!》,頁168[vii] Robert H. Schuller, If It’s Going To Be, It’s Up To Me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1997), p. 9.[viii] Robert H. Schuller, Tough Minded Faith for Tendered Hearted People (Nashville,TN: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3), 45.[ix] Robert A. Schuller, ed., Be An Extraordinary Person In An Ordinary World (Old Tappan, NJ: Fleming H. Revell Co., 1985), p. 126.[x] 蕭律柏,《可能!》,頁109[xi] 同上,頁63[xii] Schuller, Tough Minded Faith for Tender Hearted People, 65.[xiii] 蕭律柏,《可能!》,頁53-58[xiv] Robert Schuller, Power Thoughts: Achieve Your True Potential Through Power Thinking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93), p. 17-23.[xv] Norman Vincent Peale,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 (New York: Fawcett Crest, 1992), p. 23-25.[xvi] Ibid., p. 30, 60-61, 124-25.[xvii] Norman Vincent Peal, Positive Imaging: The Powerful Way to Change Your Life (New York, NY: Fawcett Columbine Book, 1996), p. 186-87.[xviii] Cary Odom, ed., The Sacred Sword: Teachings of the Psychic Channel Betty Bethards (Novato, CA: The Inner Light Foundation, 1972), p. 120-24.[xix] Ibid., p. 128, 132-34.[xx] Joseph Murphy, The Power of Your Subconscious Mind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P. 78.[xxi] Ibid., chapter 6, 9, 14, 15 & 16. [xxii] Peace of Mind Through Possibility Thinking, 1977 pp. 131-32 (quoted in: “Another Possible Gospel of Robert Schuller's” http://www.letusreason.org/Poptea1.htm, accessed Feb, 2006).[xxiii] Roobert H. Schuller, Self Esteem: The New Reformation (Waco, TX: Word Books, 1982), p. 14.[xxiv] Ibid., p. 67.[xxv] Ibid., p. 15.[xxvi] Ibid., p. 14.[xxvii] “Another Possible Gospel of Robert Schuller's.”[xxviii] Norman Vincent Peale, Sin, Sex and Self-Control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 p. 12.[xxix] Schuller, Self-Esteem, p. 20.[xxx] Ibid., p. 98.[xxxi] Ibid., p. 151.[xxxii] Christian News, May 12, 1997, 1 (quoted in: “Norman Vincent Peale is a Man Who Made Up His Mind,” http://www.letusreason.org/Poptea2.htm , accessed Feb, 2006).[xxxiii] 蕭律柏,《可能!》,頁198-200

 

 

 

 

 

回「中國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學」主頁

回「為真道爭﹕護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