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小弓的「从张博士的"从评论《6A的力量》谈教养孩童"一文谈起」,也写给小弓的牧长
      

张逸萍

 

 

小弓:「从张博士的"从评论《6A的力量》谈教养孩童"一文谈起」(http://blog.kuanye.net/?uid-38148-action-viewspace-itemid-35446

*

我一向没有时间回答网路上对我的攻击,但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小弓把她的文章贴到很多论坛和她自己好几个部落格,一時之間似乎到处都是,所以只好花一点时间回应。

从评论《6A的力量》谈教养孩童」是我和李台莺合写的,但小弓只针对我,不知原因何在,可能因为我批判心理学,她早已非常反感。

*

小弓>>我们应该用圣经来批判心理学,但是我们不应该拿心理学来比较圣经的观点,

你这话和下面的抱怨,都是因为你分不清楚什么是圣经观点,什么是流行心理学观点。你大概以为所有讲台上讲的就等於圣经观点。

*

小弓>>从张博士等前辈的文章中我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当听到有教会内人士在借着圣经谈一些观点的时候,张博士他们就会用他们反对的心理学去比较,

哪个观点?真是借著圣经谈?还是在心理学理论上加了一层经文外衣?所以害得,平信徒都不能分辨圣经真理和流行心理学。

*

小弓>>如果发现一些观点和心理学的观点比较相像,就得出结论,那些观点不是圣经的是心理学的,于是也反对一番。

教会内,若有人提出他的「观点」来教导人,他应该有圣经为根据。如果没有圣经为根据,只是基於心理学,然后包了一层经文为装饰当然需要指出。

*

小弓>>而且在这比较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教会人士的那些观点进行扩大化绝对化,使自己进行批判的时候显得更有理。

我觉得你对我的批评也是绝对化,听我下面的解释。

*

小弓>>这在张博士的几篇文章中都能看到,比如他反对心理学的童年伤害理论,在《六A的力量》中也有提到童年伤害,张博士另外著文「你活在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吗?」来详细谈这个问题,在该文中其实张博士承认童年伤害是有一定的影响,她说没有人可以否定家庭对人的影响,但这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这句话很对的,但是她又在把教会谈论这个话题时的态度扩大并绝对化了,她用了一系列的问句但是,只有家庭才会影响和伤害人吗?学校、教堂、朋友,难道不会影响人?只有童年经历才会影响和伤害人的吗?成年以后,人就不再受影响?也不再受伤害?,由此就把这个童年伤害绝对化了,然后张博士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

这就证明(1)你看不懂我的文章和论点;(2)你把我的的话绝对化。

我是说,影响(无论好坏)来自多方。但是,圣经说:「忘记背后,努力面前」(13)。圣经从来没有叫人回想谁曾经伤害自己,所以虽然家庭不是没有影响,但「不健全家庭伤害」是不合圣经的理论。教会受心理学,尤其是已经过时落伍的佛洛以德派心理学影响,所以大力推「原生家庭探讨」,「内在医治」,根本没有考虑人的影响来自其他不同方面,更不愿意谈「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这才是绝对化!

此外,「不健全家庭伤害」也是新纪元思想,而且已经落伍。请你读完我在这方面有关的文章和书籍再评论,我没有时间一再只向你一个人解释。

还有,我希望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足以明白我的话。如果还是不明白,我没有时间再三解释。

*

小弓>>她后面的内容基本没有讲错,也基本是符合圣经的,问题只是在于她之前把原本没有绝对化的观点绝对化了,

见上。

*

小弓>>当然,世界上的一些心理学人士有可能真的是把这个观点绝对化了,甚至教会中也可能存在这样的人,但不是说所有教会人士谈的都是这样绝对化,

我有说「所有」吗?很多明白圣经道理的基督徒是反对原生家庭伤害的。可惜,受心理学混淆的基督徒似乎比较多。

*

小弓>>至少张博士反对的《六A的力量》并没有绝对化,但是被张博士一评论,倒是让看的人觉得麦道卫也在这样的应用心理学的观点了。

麦道卫并不是一面倒的接受心理学,但他接受最流行的心理学的,这是事实。

*

小弓>>(对于家庭伤害还有一个话题,张博士在另外一本批判心理学的书籍中说大卫的一生是最不符合心理学的,其中也提到大卫的原生家庭似乎对他都不重视,大卫却还是那么的出色,我觉得这也是值得商榷的,张博士提到的不重视从圣经来看其实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大卫还年幼,怎么可能做王?怎么可能去迎战强敌?其实不是不重视,更多的是爱护,

「大卫的长兄以利押听见大卫与他们所说的话,就向他发怒,说,你下来作什么呢?在旷野的那几只羊,你交托了谁呢?我知道你的骄傲和你心里的恶意,你下来特为要看争战。」(撒上十七28)大卫是被爱护吗?

*
 小弓>>而且如果大卫有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那么谁教大卫从小敬畏神的呢?)

好影响可从多方面来,我不是说过了吗?圣经没有说,是谁教导大卫的,无需推测。而且,我说大卫自不健全家庭,是因为我借用今天的讲法,他的父兄没有鼓励他自尊自信,好证明今天的流行心理学有错。是一种写作手法,你可能因为从未见过,所以视为异端。

*

小弓>>其次关于提到的自尊自信,也是类似的情况,我们还是看看麦道卫自己是怎么说的。张博士这里引用的话其实不是书中的原话,书中是这么说的: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倾向,即自己的行为会渐渐向内心的自我描绘靠拢。麦道卫关于自尊自信的出处是圣经所罗门的诗篇世人算什么,祢竟眷顾他?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人拥有与生俱来的上帝的形象。

很多时候,基督徒心理学家使用圣经装饰心理学,附和心理学,不啬乱套圣经。这是典型例子。

诗篇世人算什么,祢竟眷顾他?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不是讲我们人多高贵,这是一篇弥赛亚预言诗篇。你得看希伯来书二章:人算不得什么,但是上帝怎样他呢?就是叫耶稣成为人(v7-9),为人而死,但我们今天不见万物服他(v8),但有一天,基督要领我们进入荣耀。(v10)。

这诗篇不是叫我们自尊!这是基督徒心理学家胡乱引用圣经的典型例子。

还有,自尊是已经被推翻的理论,也是新纪元思想。

*

小弓>>麦道卫这里提出自尊自信的原因是在谈无条件接纳,你爱孩子,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成绩,还是因为他们本身?”“无条件的接纳基于你的孩子本身具有无限的价值。在无条件接纳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正确的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孩子正常的成长。而无条件的接纳是培养的基础。

这是典型流行心理学,而且是已经过时落伍的理论。见自爱、自尊、自信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自尊自信」一段,和已经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学

*
 小弓>>关于第23点中提到的接纳、赞赏、关爱,我们也来看看麦道卫的真实说法从我养育 4个孩子的经验来看,无条件的接纳是一项全时间的工作。你不能单在嘴上说说而已,生活中每时每刻都需要我们接纳。我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让孩子们明白我接纳他们,面对每一天的挑战,无论输赢,都不会影响我对他们的爱。他们和我一样都是人,既有一帆风顺的时候,也有险象环生的时候,但是,我对他们的接纳永不改变。”“先了解你的孩子有哪些地方值得你由衷地称赞、表扬和鼓励的。

你所讲的是典型流行心理学,称孩子是自尊自信理论的延展,也是已经被推翻、落伍的,而且被认为有害的理论。见: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称赞欣」一段。

*

小弓>>这并不表示你非得把适时的管教和纠正弃置一边,要让孩子明白,你的确注意到了他们所做的正确的事情,并且对此非常认可,借此为管教铺平道路。然后你便能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是总感到他们一无是处。”“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这四大原则在子女教育的天平上处在的一端,而在另一端,我们要放上另外两大原则来平衡责任和爱的权威这是家庭生活的规则。切记:必须以为先导。爱能够让规则不再惹人讨厌,反而能带给人益处。

你是说:需要平衡慈爱和公义,见: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关爱和管制的平」一段。

*
 小弓>>4点谈到和乐气氛,张博士一句光是改善气氛,是否有用和足够?就有待商榷!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非铲除问题的根源。这话说的好像书中就是光强调是改善气氛了,这对读者明显是一种误导,不知道为什么张博士老是要给书中的观点加上一些莫须有的评论?

我没有说:「光强调是改善气氛了」,我说他非常强调,你是没有读通我的话,马上给我加上莫须有的评论。见: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 「沟通等等」一段。

*
小弓>>5点也同样是犯了这个毛病,把相对的观点进行绝对化的解读,然后振振有词的批判一番。明明不是别人所坚持的观点,却硬要套到对方的身上,这是基督徒谈论问题的该有的方式吗?

这不是你的毛病吗?

*
小弓>>6点说的还算中肯,西方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别是免不了的,行事方式可以存在差异,但有些基于圣经的原则应该还是相通的。

那你有什么不高兴之处呢?还有,「拥抱接吻」是圣经原则?还是西方文化?

*
小弓>>7**病又来了,教导是需要时间的,但时间花来教导什么岂不是更重要?话说的很对,但是书中没有说后者不重要吧?麦道卫在说花时间陪孩子意思是说:孩子,你真的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是高质量的。可是,因为你频繁的会议和紧凑的时间表,你不可能得到高质量的时间。反之,如果你想得到高质量的时间,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只有从这些数量中你才有可能得到质量”“你花大量的时间和孩子相处,其中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你能够有机会在孩子们面前以身作则。我想这里很明白了,花时间不是只是和孩子玩,重要的是让他们从父母的身上学到有益的东西,

这岂不也是我的意思?我不太明白你抱怨什么。我想,你就是因为我评论《6A》不高兴,所以定意要反击,把我的话绝对化了。见: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沟通等」一段。

*

小弓>>张博士在开篇就提到了麦道卫的信仰很纯正,相信张博士也该同意麦道卫的生活也是有见证的,他的这一切都是来自他纯正的信仰,麦道卫要花时间教导不是空乏的理论,而是真正活的生命,这对孩子不是更有益处吗?

信仰纯正,不等於所有观点都正确。

*
小弓>>8点不但是莫须有,还在断章取义了,麦道卫的话是这样的让孩子学会负责任的最好办法是:你自己先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对他们负责任的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我绝不是建议让孩子来管辖你,而是建议你够谦卑和奉献,给予孩子权利,在你不关爱,不负责的时候,让孩子来监督你,帮你建立对他们的责任心。这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个监督不是让孩子来管辖你,其实就是让孩子发现父母做的不合适的时候,可以来指出。给孩子权利不是给孩子权柄。由断章取义带来的批判无论他说的内容多么正确,也还是在自说自话了。

这是我绝对不能同意的话,麦的观点是叫父母和孩子同辈,等於放弃父母责任。父母是上帝所设立的权威,今天人受心理学影响,受后现代思想影响,反权威,所以,凡是放弃权威的似乎就是好人。

*
小弓>>9-12点,那么多的误解和断章取义,张博士还能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书中提到的各种例子吗?

你的所谓「误解和断章取义」,我已经解释了。真正「误解和断章取义」是基督徒心理学家的圣经应用,以至小弓分不清圣经和心理学,小弓「还能以正常的心态来面对书中提到的各种例子吗?」我想很难。

*

小弓>>其实,真心虚心的去读这本书的人,还是可以从中得到不少益处的,麦道卫的很多例子看似在说一个家庭事件,但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原则都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品格和德行。张博士提到让孩子做家务事是好的,但要他们明白是为基督而做。

这句话是李台莺的,她们圣经辅导很留意人的内心,不是表面行为,我非常同意。另一方面,麦道卫是没有强调这一点。

*

小弓>>很属灵的话,我可以说即使是信主几十年的老信徒能达到凡事都为基督而作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他们甚至都还不能明白为基督而做的真正含义。嘴上对还没有多少成长经历的孩子讲讲道就能让他们明白了?

无论孩子多年幼,都要教导。

*

小弓>>后面张博士举出的反面例子,难道她没发现正是麦道卫在书中反对的?麦道卫从来没有说只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就够了,其他不重要。

他没有正面说「只要纠正孩子的行为就够了」,但他也没有强调人的内心。

*

小弓>>麦道卫强调的是父母应该真正用心来影响孩子。麦道卫并没有提供什么特别的教育技巧办法,而是提供了取自圣经的一些原则。

暂不提其他,只问:他所提的「自尊」是圣经原则?

*

小弓>>张博士说孩子的问题不是父母爱他们爱得不足够,「父母爱他们爱得不足够」只是外在的导火索,将孩子罪恶人性引爆出来/显明出来。

 这又是李台莺的话,但我同意。

*

小弓>>似乎是很尊重圣经的话,但是我想问一下:我们基督徒被什么感动而看到了自己的罪呢?难道是我们自己发现行的不对?还是因着神的爱神的恩感动光照呢?光照下来才显出了人心中的黑暗,而这光是因着神的爱而来的,这是圣经的话。如今的孩子问题多多并不是家长爱造成的,而是家长错误的假爱造成的,没有神真正的爱在我们的身上作基础,我们再用其他的理论也无法把孩子带到神的面前。

基督徒看见自己的罪是因为圣灵光照和圣经的话。「真爱」是根据圣经原则的爱,「假爱」是受教养孩童心理学理论中那些「纵容」而来的。心理学的道德观念比圣经的低很多,没有人能否认。请见:我有没有教错我的孩子?中杜布森的语录。

所以你也同意:心理学理论,包括基督徒心理学家的理论,都没有用???!!!

*

小弓>>圣经说孩子是神所赐的产业,是神给我们父母的产业,我们应该要好好为他们祷告,但是我们不能做甩手掌柜,一切都交给神了,那不是属灵,那是把一千两银子埋在地下的人。神到时要向我们追问你的孩子在哪里?

我们有说:「做甩手掌柜」吗?还是你绝对化?越骂越多虚构?(事实上,今天心理学的教养儿童理论才是真正的「甩手掌柜」,麦道卫叫人放弃父母权威,和孩子平等,正是受他们的影响。)

*
小弓>>总结来说,张博士对该书的评论本无确实的根据,基本都是自说自话,只是委屈了麦道卫被当作了被瞄准。

小弓对我和李台莺的文章,尤其是我的其他写作「的评论本无确实的根据,基本都是自说自话」。但我不觉得「委屈」,因为我今天反对心理学,教会中的心理学信徒必然把我「当作了被瞄准」,我是早有心理准备,即使殉道,也在所不辞。

*

小弓>> 最后引用张博士全文最合适的一句话做结尾:如果你真心爱你的孩子,请回到圣经去,使用圣经原则教养他们!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使用圣经原则才对?心理学呢?或者,你根本不能分辨二者。

*

==========================================  

* 

我觉得小弓和很多其他人一样,把教堂讲台上的所有话当作真理,也把所有基督教出版商所出版的书籍当作「圣经」。所以,当这样的人听到分辨的话,他们因为先入为主,马上把这些分辨的话当作错误、异端、甚至人身攻击。还有一点我必须一提,东南亚的中国基督徒以为美国那些基督徒心理学家写的书都是真理,和圣经一样重要,殊不知道,当一个心理学理论被流行化至进入教会,需一段时间,再翻译为中文,又要好几年。可惜,当这些理论被带上讲台时,牧长们却不知道,这时世俗心理学家已经把它推翻,使落伍了。见:已经被推翻的流行心理学瞎子领路:《教养儿童理论的惊人错误》读后感

*
事实上,最令我叹息的是:小弓所参加的教会的牧长传道人可能也是分不清圣经和心理学,而且今天讲台上很多这样的人。敬劝那些站在讲台上的人,自己先学会分辨,免得误导信徒。万一真不知道怎样分辨,可以找一些好的圣经注释,根据这些注释,逐章逐节地解释圣经,总比拿一些流行心理学来教导人安全得多。

 

后记:

弓称我的回应为「论断」,只想和他说一句:「彼此、彼此。」

他又抱怨说我的情绪不稳定因为我不能忍受和自己不同的意见我还是﹕「彼此、彼此。

表示既然我的情绪不稳定所以不适合做辅导工作可是我根本不是辅导员!!!!!

 

 

 

。。。一知半懂,性好争拗。。。我不浪费时间。。。。

 

 

 

 

 

回主页

 ©Copyright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Lois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