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戀母[弒父]情結

錄自《心理學不合聖經》第七章

 

 

大概沒有人比佛洛伊德更影響二十世紀的思想。他的工作影響了精神醫科、人類學、社會工作、刑罰學(penology)、和教育,又給小說家和劇作家提供無限的寫作資料。佛洛伊德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思想」;無論是好是壞,社會已經改觀。[i]

佛洛伊德是心理治療中最突出的名字。他被譽為心理治療之父,他的想法滲透以後的理論和治療法。

雖然佛洛伊德有很多想法都被評論家所攻擊,所有心理學理論家仍然受他影響最大。最近一期的《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論及『為什麼佛洛伊德還未有死去』(Why Freud Isn't Dead)。[ii]這篇文章說明,雖然佛洛伊德有些想法,譬如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已經「不受心理分析家歡迎」,但是他的影響仍然繼續。美國心理學協會的心理分析部會長,又是亞德菲大學(Adelphi University)教授的伊高(Morris Eagle)說,「很少心理分析完全依照佛洛伊德的處方。」[iii]《美國科學》繼續說﹕

然而,各派的心理治療者仍然傾向佛洛伊德的兩個核心信念﹕一個是﹕我們的行為、思想、和情緒來自無意識中的害怕和願望,通常是從童年的經歷開始的;另一個是說﹕一個受過訓練的治療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問題的根源,因此得以解決。[iv]

因為佛洛伊德繼續有影響,我們要詳細地形容他的心理分析方法,我們希望這樣可以幫助人分辨教會中和基督教輔導中被佛洛伊德思想和做法滲入的地方。

自由聯想和解夢

自由聯想和解夢(dream analysis)被認為是發掘無意識的心理分析法。自由聯想是心理分析的中心活動,病人展現他的思想生活和他的夢。從這樣的無拘束的語言表達,和夢的描寫,理論上,病人是向分析者透露自己的無意識,所以他就能深深明白病人的精神。

人們向他們的治療者請教自己夢境的意義,所以繼續顯出他們對心理分析的信心和無知,對其他心理治療也是如此。誠實的答案應該是﹕沒有人知道。在聖經中,約瑟承認自己不能解夢,只有上帝可以解釋夢境的意義。只不過因為佛洛伊德和其他人為夢境提出解釋,不等於是可信的。

直到現在沒有人真正知道夢境的意思。夢的理論包括本能驅策力所引起,到電極化學物活動。[v]非常可惜,心理分析員常常將自己的主觀解釋當作客觀真理。這樣的做法使心理治療更主觀性,欺騙更多的人,叫他們相信假的事情。

……………

正如絕大部分的心理治療觀念,自由聯想的解釋亦純粹是未經證實的意見。其實這是最隨便的一個理論,是基於自己發明的符號和含糊的猜想。這是一大堆不清不楚、模模糊糊、和不扎實的主意,是在一些不可知事物中的一個搜尋旅程,從未經證實,然而被宣傳為真理。讓我們看看佛洛伊德的一些基本理論,可以說明這一點,又顯示心理分析溪流的思想如何污穢。

 

戀母殺父狂Oedipus Complex

佛洛伊德的嬰兒性慾理論引起很多人的興趣,逗弄他們的想像。其中的戀母殺父狂理論完全是主觀的、歪曲的、和不誠實的推論,卻被認為是真理。它包含色慾、謀殺、和亂倫的味道。

根據佛洛伊德的嬰兒性慾理論,人生中最早的幾年完全決定他的一生。佛洛伊德相信所有人在生命中最早的五或六年都要面對幾個發展階段。如果不能成功地經過這些階段,或在某階段中受到創傷,據說人的心理就會大受傷害。佛洛伊德認為有四個階段﹕口腔的(oral)、肛門的(anal)、陽具的(phallic)、和生殖器的(genital)。

在正常的發展中,這四個階段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在某年紀發生。口腔的階段是從出生到十八個月;肛門的階段是從十八個月到三歲;陽具的階段是從三歲到五或六歲;生殖器的階段直到青春期。這四個階段都和性慾有關,佛洛伊德認為成人年後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情緒的毛病,都和童年時這四個階段的經歷有關係。我們會討論前三個階段,尤其是陽具的階段和其中的戀母殺父狂。

在口腔的階段中,什麼事情都和口部和口部的活動有關,主要是吸吮、咬、咀嚼、和吐出。佛洛伊德認為這都和性慾有關,他將吸吮比作性交,他也認為吸吮大拇指和腳趾等嬰兒活動是早期的手淫。

在肛門的階段中,注意力集中於小腸的另一端。主要的活動是排糞,也是和性慾有關聯。正如吸吮和咀嚼可以帶來愉快,排糞也是令人愉快的事。按照佛洛伊德,這樣的行動也是和性慾有關聯。

第三個階段叫做陽具的階段,注意力集中於生殖器官。在這一個階段中,我們看見佛洛伊德心理分析溪流中又黑暗又多泥的水。在這一階段的發育中,佛洛伊德看見他所講的戀母殺父狂。他認為這是他一個最偉大的發現,因為他猜想這個理論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他說,「每一個來到世上的人,都要面對戀母殺父狂的問題,而且要掌握它;任何人應付不妥會受傷害,得到精神病。」[vi]

因為戀母殺父狂是佛洛伊德對蘇佛高(Sophocles)所寫的希臘話劇《埃迪帕斯》(Oedipus Rex)的解釋,

佛洛伊德歪曲這個傳奇,說,當在陽具的發育階段,每一個男孩都想要殺自己的父親,又想和自己的母親性交;每一個女孩都想要殺自己的母親,又和自己的父親性交。佛洛伊德認為這一段時間就是三歲到六歲。根據這個理論,男孩和女孩開始的時候都愛母親,忿恨父親,因為他和自己競爭母親的注意。男孩有這個想法直到他最後在無意識中希望自己的父親不在,他認為父親是自己的對手,爭著要和母親性交。

對女孩來說,有點不一樣。可是,佛洛伊德說,在女孩的早期發展中,她發現男孩有一個突出的性器官,但是她只有一個洞。根據佛洛伊德,她罪怪她的母親使她這樣,於是產生敵意,她就將自己對母親的愛轉移到父親身上,因為他有那個美好的器官,她願意和他性交。

佛洛伊德還沒有瘋夠,他繼續形容這樣的敵意和這樣的情慾是怎樣解決的,佛洛伊德的故事,又邪又瘋,充滿幻想和虛構。他認為男孩因為害怕睪丸被割去,所以解決了戀母殺父狂的問題。根據佛洛伊德,男孩在無意識中害怕父親因為他想要和母親性交所以處罰他,把他的陽具割去。這樣的害怕使他撤消無意識中的淫蕩意念,幫助他渡過這一個發展階段。

另一方面,女孩因為對父親有性念頭,所以害怕母親會傷害她的生殖器官。但是在佛洛伊德的野蠻理論中,女孩感覺自己的睪丸已經被割去,所以渴望有一個男性的器官。這個女性「睪丸被割的焦慮」結果變成佛洛伊德所講的「陽具妒」(penis envy)。根據佛洛伊德,每一個女人只不過是一個肢體被切斷了的男性,她為了解決睪丸被割的焦慮,於是渴望自己有一個男性器官。

有些心理分析員叫把佛洛伊德的理論弄得更怪異,他們在口腔的階段加上一個叫做「以口撫弄陽具」(fellatio)的觀念。這個觀念是一個最被聖化的心理分析觀念,照字義是「吸吮」,根據這些心理分析員,女性因為極度渴望男性器官,她要用她的口佔有。根據這個理論,據說女人因為肢體被切斷,無意識中想要把這個寶貴的器官放到口裡,補償自己沒有陽具。在陽具的階段中卻沒有關於男性的相對理論。佛洛伊德這樣一面倒的大男人主義繼續被心理分析員歪曲,他們將「以口撫弄陽具」和陽具妒結合。雖然病人未必知道,但是「以口撫弄陽具」的觀念是精神醫生分析病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

你看見嗎?佛洛伊德建立了一個觀念﹕男性生殖器優越,而女性生殖器是次品?他不但把男性看為優越,他說女性的身體被切斷了,女人只有一個洞,沒有一個突出的、強而有力的性器官。你有沒有看見佛洛伊德怎樣對待人類的一半?心理治療者所強調的這種怪異的性觀念,只有大男人主義者才能想得出來。不用說,佛洛伊德對人類的觀點不合聖經,聖經說,「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男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看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一27,31)。

佛洛伊德繼續假想,如果戀母殺父狂得以解決,雙親中同性的那一位會變成孩子的榜樣。可是,如果戀母殺父狂沒有解決,它會繼續在無意識中影響後來的行為。當這個神話被提升為事實之後,心理分析家們猜想它可以解釋某些精神/情緒/行為上的毛病。嬰兒性慾和戀母殺父狂是心理分析員的「占卜棍」,他們全靠嬰兒性慾這個觀念,搜尋人的心理歷史。

 我們探索心理分析的聖殿,從無意識的外院到嬰兒性慾的內院,最後進到戀母殺父狂的至聖所。揭開佛洛伊德的理論之後,我們看見色慾、亂倫、睪丸被割的焦慮,至於女性,還有陽具妒。佛洛伊德深信,這些所有心理狀況都在五或六歲的時候就固定了。在解釋人類性觀念和精神病的理論中,你能否想像一個比佛洛伊德嬰兒性慾理論更嚇壞人、更歪曲、或者更屬於魔鬼的?薩斯博士說,「佛洛伊德憑著自己雄辯的技巧和固執,他把一個雅典神話變為一件奧地利的狂事。」他說這是「佛洛伊德把埃迪帕斯這個英雄故事,從傳奇變為癲狂。」[vii]

佛洛伊德藉著一個希臘戲劇去使全世界相信﹕每個孩子都充滿亂倫和謀殺的慾望;每個孩子都想要和雙親中異性的一個發生性行為;每個孩子都在無意識中希望雙親中同性的一個死去;每個孩子都擔心睪丸被割掉。佛洛伊德的胡言非常成功,他欺騙了人類,聰明的人不但相信這個神話是真理,甚至自己變做一個治療者或者病人,參與這樣的狂事。人們繼續群集於心理分析者的沙發上,好像羊被牽去屠宰,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心理分析員會怎樣對待他。我們繼續聽說這個國家需要更多受過這個瘋狂訓練的人,這樣才可以幫助我們恢復精神/情緒/行為的健全。[viii]

我們應該從開始就完全拒絕這個從神話被提升為真理的傳奇故事,反之,佛洛伊德奇怪的解釋和普遍性的應用,被接納為真理,被讚揚為困擾心靈的心理學救恩。墮落的人「蠓蟲就濾出來,駱駝倒吞下去」,大開心門,接受謊話;他沒有足夠的信心去接受上帝和救主,卻盲目相信、全心接受佛洛伊德的救恩福音;墮落的人不能接受「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卻把佛洛伊德理論看成教規,又相信又宣傳他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且崇拜一個恐怖的惡夢!

 

精神決定論(Psychic Determinism

佛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中不止有嬰兒性慾理論,也有精神決定論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我們之所以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無意識影響我們整個生命。佛洛伊德相信「我們的生活是被不知道的和無法控制的力量所影響。」[ix]根據佛洛伊德,這樣的力量是在無意識中控制著我們所做的一切,那麼,我們被不知道的和不可見的無意識所控制的木偶,在我們最早的六年中,這些力量塑造我們。當我們從一個性心理階段到達另一個性心理階段,我們的心理受到我們身邊的人物所影響,尤其是我們的父母。

精神決定論叫我們罪怪別人,從無意識開始,到父母。佛洛伊德說,人人都被無意識左右,於是免除了人的責任,人不必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他的父母在他最早幾年中怎樣對待他,他就塑造成了。根據佛洛伊德,父母怎樣對他,可以造成不正常的行為,他使用後面這些醜陋的字眼來形容﹕口腔固定(oral fixation)、性虐待狂(sadistic)、強迫性(obsessive-compulsive)、和未解決的戀母殺父狂。

聖經告訴我們,人可以自由選擇,他們也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任。精神決定論和伴隨它而來的,沒有責任的自由,和神的話互相矛盾。人可以自由選擇,神也要求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精神決定論可以帶來道德破產,接著帶來精神失常,或者使之更麻煩。

 人心自然會把自己的行為歸疚於環境或者其他人,精神決定論支持了這樣的傾向。這種模式出自伊甸園,亞當罪怪夏娃,夏娃罪怪蛇。為了要支持這個罪怪他人的自然傾向,心理分析員為反常的行為提供了詳盡的解釋,使之理性化。有些人說他們是被環境和其他人的行動所支配,這些人是在撒謊、自己欺騙自己、或者完全向心理分析的謬論投降了。如果一個人否認責任,他可以隨意而行;就是說,他可以打著精神決定論的牌子,實在仍然是運用他自己的意志。

例如,有一個對罪犯的詳細研究,宣稱罪犯犯罪是自己蓄意的選擇,[x]所以就和精神決定論相反,又和現代心理治療的洞見相反,因為現代心理學的觀察通常是叫人罪怪環境和擺脫責任。有人高聲反對這個罪犯研究,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研究的結論是把責任送回罪犯身上。不管是罪犯不是,人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但是這個主意不受多數心理學和社會學圈子歡迎。

 

佛洛伊德的防衛機構理論

佛洛伊德說人的個性有三個部分﹕以德、自我、超我。禧格等人說﹕

佛洛伊德相信以德的衝動主要是性慾和侵略性本能,自我和超我有約束能力,於是構成推動的力量,影響大部分的行為。[xi]

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系統,焦慮緊張是約束「性慾和侵略性本能」的結果。佛洛伊德叫削減焦慮的辦法為壓抑(repression)。根據禧格等人,「削減焦慮的方法叫做防衛機構,是一個人不讓自己因焦慮而痛苦的辦法。」[xii]他們附帶說﹕

佛洛伊德使用防衛機構這個名詞,指無意識中的一個保護過程,好使自己不焦慮,它的辦法在某程度上是歪曲現實的……都有一點自我欺騙。[xiii]

禧格等人形容壓抑如下﹕

在壓抑的情形中,太可怕的衝動或記憶都從行動或正常意識中被驅除。佛洛伊德相信人人都會壓抑某些童年的衝動。例如,他說所有的幼年男孩都被母親挑動性慾,對父親則有競爭和敵意(戀母殺父狂);這些衝動都被壓抑,好讓自己避免痛苦的後果。長大之後,和自我觀念不一致的感覺和記憶也會被壓抑。對親人有敵意,或者失敗的經歷可能從記憶中被刪除。[xiv]

防衛機構中的最後一部分是人「維持自信/自尊」的願望。佛洛伊德相信「自我譴責」削減自信/自尊。他說,「我們找到臨床的鑰匙﹕我們察覺自我譴責實在是譴責一個心愛的對象,但是從它轉移到病人的自我身上。」[xv]那麼,他相信人發展防衛機構,作為一種「維持自信/自尊」的自我欺騙。

 

道德

佛洛伊德認為道德是心理毛病,因為社會妨礙人的本能生理需要而出現。他說,「……我們不能支持傳統中的道德,因為它要求莫需有的犧牲,是不值得的。」[xvi]佛洛伊德覺得精神/情緒上的毛病都是一個人對自己要求太高而引起的。佛洛伊德甚至鼓勵人擺脫約束,滿足自己的本能。佛洛伊德認為,人的道德觀是太高了,他的表現也太好了,這是他的立場,所以他要叫人的良心讓步。

 佛洛伊德的道德立場是容縱的,反對約束的。尤其,他覺得自由通姦是良好的心靈預防藥。事實上,他相信一個人的性生活和精神/情緒毛病有非常強大直接的關係。他說,「……性生活中的因素,實在是每一個精神病最重要的起因。」[xvii]

 可是,佛洛伊德警告不要以性交代替手淫,因為性交可能帶來梅毒和淋病。但是他跟著建議,「還有另一個辦法,是唯一可行辦法,就是年輕男性和名聲好的女孩自由通姦;但是必須有無害的預防辦法,才可以這樣做」,他的意思是說避孕[xviii]。所以,佛洛伊德唯一反對自由通姦的原因是性病和懷孕的可能性。他沒有預期到,我們現在這個放縱的社會,已經達成了他以自由雜交為心理治療的理想。他也無法了解,因為他的猜想,產生了一個性革命。他也不知道,性解放只有引起更多的精神/情緒/行為上的毛病,撕裂了社會組織。

聖經對的立場是清楚的﹕聖經禁止通姦。雖然佛洛伊德希望我們相信聖經對人的限制是一個咒詛,它卻不是,反之,它帶來健康和醫治。如果這樣的約束引起精神病,創造主為什麼要設立它?自由通姦帶來社會大亂,聖經的約束卻不會。我們現在看見的高度離婚和墮胎率,都是證據,二者都帶來精神/情緒/行為的痛苦和壓力,代價太大了。[1]

佛洛伊德想要我們相信,性自由叫我們心理健全,這是錯的,反之,責任感和約束才可以叫我們心理健全。不照著神的話去行不但是罪,而且不能為精神保健。通姦對心理有害,不能預防心理毛病。聖經對我們的約束帶來精神健康,而且聖經原則是憂慮的香膏。

 

佛洛伊德派現在對基督教的影響

雖然有些基督徒仍然教導佛洛伊德的心理和性的理論,大部分的基督徒已經不使用他的戀母殺父狂理論。然而,很多人仍然提倡佛洛伊德所虛構的無意識,認為它是人的一大推動力,而無意識中的事物是人生最早幾年所積聚的,它可以決定和指揮人的行為。[2]他們繼續視無意識心靈為一個錄音機和收容器,裡面容納了所有曾經發生在這個人身上的事情,而且無意識中所隱藏的內容有著巨大的力量,左右他的思想、感覺、和行為。這些人繼續相信佛洛伊德的想法,即是說一個人現在的行動,其原因在從前,通常是很久以前,尤其是最早的五年。人的責任就被推到父母和早期生活環境去。[3]

心理治療為痛苦中的人尋找答案,所用的方法是藉著回憶和重活以往,這個做法出於佛洛伊德理論。所謂內在醫治(inner healing或作心靈醫治)也和佛洛伊德理論有關。[4]所有形式的「痛苦重活」,都和他的精神發洩想法有關,他認為人必須重活痛苦的經歷,才能擺脫它。那些相信佛洛伊德無意識理論的心理治療員,他們因為相信無意識和其防衛機構——壓抑和否認,因為他們相信一些隱藏的傷疤是引起痛苦的原因,所以他們把很多在痛苦中的人帶到「假記憶」(false memory[5]的深潭中。

 

佛洛伊德的失敗

佛洛伊德談到心理分析對他的病人的影響,他說﹕

病人算得是什麼?他們的唯一用途是幫助我們賺錢吃飯,他們也是我們的學習材料。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幫助他們。[xix]

在察視過佛洛伊德的理論,和在他的影響之下的做法和態度,有沒有人可以說佛洛伊德給了我們一個精神/情緒/行為健康的萬應靈丹?他的理論有沒有為人解答問題?嬰兒性慾是否改變人的魔術棒?我們的創造主藉著祂的話和他的兒子耶穌的生命賜與人類屬靈真理,佛洛伊德和他的晚輩所給我們的,不過是代替這個屬靈真理的謬論。

佛洛伊德首先將心理治療神話化,然後他把它醫學化、科學化、和商品化。他以為自己有一個治療全人類的方法,但是詳細看的話,我們會看見一個常常被形容為白人的、中產階級的、西洋的、烏煙瘴氣的系統。它的主要活動——自由聯想,其實並不自由,因為病人會告訴治療員他以為治療員要聽的。禧理(Jay Haley)爭論說,「……病人身上所發生的事,常常是被治療者所影響的,正因如此,佛洛伊德派心理分析員的病人所做的夢,通常有更多的性愛內容。」[xx]

如果參與心理分析,人必須「自由聯想」,放棄他的精神自由,同意他是被自己的過往所決定的、罪怪他的父母、依賴他的治療員、允許治療員充當父母和上帝、聖化性愛、毀壞宗教的名譽。除此之外,雖然沒有證據可以支持佛洛伊德這些有靈之物有任何價值,他還要長期支付一大批的費用。

如果有人向你建議心理分析,當心。也要當心已經被這些想法影響的其他牌號的心理治療。佛洛伊德的思想影響了大部分這些治療法。佛洛伊德的幻想已經滲入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心理治療系統。在丹梯(Dante)的《地獄之火》(Inferno)中,地獄的入口大堂處,有一個牌寫著,「進來的人可以放棄所有的希望」。我們相信基督徒也可以這樣看心理分析。既然佛洛伊德的理論已經滲入了差不多每一種形式的心理治療,只是程度上不同,所以我們爭論說,這個警告應該寫在每一個心理輔導員的門前。


[1]譯者按﹕很多人都同意,西方的性革命是因為受了佛洛伊德思想的影響而開始的。Dave Breese, Seven Men Who Rule the World from the Grave, Moody Press, p.141-43)[2]譯者按﹕今天在中國教會中,假若有人表示自己不相信無意識,如果他不被視為異端,也會被視為頭腦有問題。問題不是有沒有無意識,問題是無意識是什麼?容格說,無意識就是人接觸神秘經歷的地方(Carl Jung, The Undiscovered Self, Back Way Books, p.89-90.)現代心理學家也開始同意,佛洛伊德的無意識觀念和容格的無意識觀念其實大同小異。 [3]譯者按﹕今日華人教會內的心理學也是大受佛洛伊德學派的影響,譬如現在流行的「原生家庭探討」就是典型的例子,「人人來自不健全家庭,從小受到父母傷害」也是那一套,請大家當心。 [4]譯者按﹕Inner Healing也已經入侵中國教會。請看下面的一段形容﹕「想像耶穌帶領進入一座花果豐盛的園子,在那裡接受耶穌的代禱…從在母腹成孕開始,回顧過去人生中的每個階段,每到一處都儘可能重組現場實況,並察覺耶穌臨在的位置。」(陸惠珠,『心靈重整之旅﹕淺談‘內在醫治’』,海外校園,四十二期,2000年八月,p.22。) [5]譯者按﹕false memory是指有些人求助於心理治療,治療員為他們尋找往日已經忘記了的創傷(有時用催眠術,但不一定),事實顯示這樣的回憶很多都是假的。



[i]  E. M. Thornton, The Freudian Fallacy (Garden City: The Dial Press, Doubleday and Company, 1984), p. ix. [ii] John Horgan, “Why Freud Isn’t Dead,” Scientific American (December 1996), pp. 74-79. [iii] Ibid., p. 74. [iv] Ibid. [v] Robert W. McCarley, “Where Dreams Come From: A New Theory,” Psychology Today (December 1978), pp. 54-56, 141. [vi] Sigmund Freud, 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1905) SE, Volume Seven (London: Hogarth Press, 1953), p. 226. [vii] Thomas Szasz, The Myth of Psychotherapy (Garden City: Doubleday/Anchor Press, 1978), p. 133. [viii] Alvin Sanoff, “Psychiatry Runs into a Identity Crisis,” U. S. News and World Report (9 October 1978), p. 64. [ix] Sigmund Freud, The Ego and the Id, Joan Riviere, trans., James Strachey, ed.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Inc., 1960), p. 13. [x] Samuel Yochelson and Stanton Samenow, The Criminal Personality, Volumes One and Two (New York: Jason Aronson, Inc., 1976, 1977). [xi] Hilgard, Atkinson, Atkinson, op. cit., p. 390. [xii] Ibid., p. 390-391. [xiii] Ibid., p. 426. [xiv] Ibid., p. 427. [xv] Sigmund Freud, “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7) in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Volume 14 of 24, James Strachey, Anna Freud, et al., trans. and ed. (London: Hogarth Press, 1953-1974), p. 248. [xvi] Sigmund Freud, “Formations Regarding the Two Principles of Mental Functioning,” quoted in William Glasser, Reality Therap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5), p. xix. [xvii] Sigmund Freud, “Sexuality in the Aetiology of the Neuroses” (1898) in Collected Papers, Volume On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1959), p. 220. [xviii] Sigmund Freud, The Origins of Psychoanalysis: Letters, Drafts and Notes to Wilhelm Fliess (1887-1902) (Garden City: Anchor Books, 1957), p. 67. [xix] Quoted in A. Haynal, Controversies in Psychoanalytic Metho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32. [xx] Jay Haley, Strategies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Inc., 1963), p. 82.

分享於:http://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54803224711521

 

 

 

回「心理學理論」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