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心理学岂不是科学?真理?上帝的普通启示? 

改编自《心理学偏离真道》第十九章

《邪魔登讲台》第九章

            

笔者曾经和很多基督徒讨论及心理学的问题,发现有一些常常出现的反应,例如说:「心理学岂不是科学吗?」,所以在下面列举一些常有的反应: 

(1) 所有真理都从上帝而来,所以心理学也是从上帝而来。 

(2) 心理学是上帝的「普通启示」(General Revelation)。 

(3) 心理学岂不是一门科学吗?难道基督徒不相信科学? 

(4) 心理学家们做研究的啦,怎么可以说心理学不是科学? 

(5) 我们使用其他科学发明,为什么不能使用心理学? 

(6) 心理学是一个工具,完全看人怎样使用它。 

(7) 圣经岂不是说,有病的人需要医生(太九12),难道我们不需要医治这些心灵上有病的人吗? 

(8) 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有一些纯粹是科学,不涉及道德。 

(9) 圣经没有人生所有的答案,所以有需要加上心理学。 

(10) 圣经和心理学都讲及人的心智、思想、行为,所以可以互相合作。 

(11) 心理学理论有对有错,有敌基督教的,有的不是。我们不会照单全收,懂得去芜存菁 的。 

(12) 大部分基督徒都是支持心理学的,所以不接纳心理学的人是极少数的偏激份子。 

(13) 和洽要紧,基督徒不应该树敌,必须面面俱圆,所以反对心理学是一件坏事。 

(14) 哥林多前书十章23节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那么,就是说,完全视乎你怎样使用心理学。 

现在让我们来思想这些推理: 

(一)所有真理都从上帝而来,所以心理学也是从上帝而来

二三十年前,邱清泰博士带到香港台湾,向华人基督徒推动心理学的名美国基督徒心理学家常Gary Collins博士说:「神就是真理,而所有的真理都是从 那里来的。」[i] 可是,所有真理都从上帝来?心理学是真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为真理下一个定义,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十四6),或者上帝的「道就是真理」(约十七17),心理学就不能挤身在这个层次的真理里。但是,如果将定义标准放得低一点,真理就是一些真实的道理(譬如1+1=2),是否所有真实的道理都是从神来?试想,蛇曾经对夏娃说:「你们吃的日子眼晴就明亮了」(创三5)这句话是真的,因为「他们二人的眼晴就明亮了」(创三7),这个真理是从神来的吗?再举一个例,所有新纪元技术似乎都跟随同一个模式:设法让头脑空白,于是进入变异意识状态,觉得自己和天地合一,无论禅定、瑜伽、催眠术,这都是真的。这个真理是从神来的吗?

其次,我们要问,心理学里面有多少真理?如果心理学是真理的话,为什么它会随著时代和专家而变迁呢?哪一派的心理学才是真理?黄维仁博士说,只要是一个只要是一个诚实的「真理的追寻者」,就不必担心心理学理论和圣经冲突,[ii]换言之,心理学家们不能肯定心理学是真理。如果还未肯定得著真理,怎么胆敢把这些理论和上帝的启示结合?这样做不但是瞎子领路,而且有点僭妄。

既然现在我们知道心理学中有邪灵的教导(请见《邪魔登讲台》),我们仍然相信心理学是从上帝而来的真理吗?

回页顶

(二)心理学是上帝的「普通启示」(General revelation

Gary Collins的书创造了另外一个非常流行的藉口,他说:「基督徒假设神透过两种方法向人启示真理,神学家称呼这两种方法为"一般启示""特殊启示"。一般启示有时也叫做自然启示,是指那些神透过自然科学或者历史而启示的真理,而人可以透过观察、实证的研究、逻辑的推论、直觉、感觉、对传统的研究,或者圣经以外其它任何知识所能了解的真理。」[iii]所以很多基督徒心理学家也会这么告诉你,圣经是神的特别启示,而心理学是神的一般(普通)启示,我们必须二者兼具,才能得著上帝的所有启示。

甚至自称从未接受过心理学训练,只是一位神学家,但以「牧笛」为笔名的人,也模仿著 Gary Collins 这句话:「既然科学的发现,是神一般启示的一部分,难道我们不应善用它而使神得到荣耀吗?可见,摒除与辅导有关的人 科学研究,就是对一般启示的一种忽略与漠视┅┅那么,到底圣经中的一般启示,是否与特殊启示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iv]

我想Collins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对「一般启示」的了解错误,根据一本系统神学:「人类从创造中得见神的存在、性格、道德律,叫做一般启示」[v],就是说人从自然界可见神的永能和神性,叫他们对神的存在无可推诿(罗一19-20),不是说所有人类的知识和科学都是普通启示。也就是说,人若研究天文学或心理学,因而了解创造主存在,这人就得著了上帝的普通启示,但是天文学和心理学的本身,不是上帝的普通启示。

牧笛在同一篇文章中谴责圣经辅导员否认有普通启示这回事物。我想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谣言,因为圣经辅导并非否认有普通启示,只不过他们对普通启示一神学名词的认识正确,所以不同意Collins 的套用。

其次,如果心理学是上帝的普通启示,我们怎么可能在其中找到这样多的邪灵启示?(请见《邪魔登讲台》)难道上帝和魔鬼启示同样的「真理」?简直是亵渎!

回页顶

(三)心理学岂不是一门科学吗?基督徒难道不相信科学?

现代的基督徒通常不担心科学和圣经有冲突,因为都相信真正的科学一定会和圣经和谐,不但如此,都非常担心自己心胸太过狭窄,所以尽量接纳科学,黄维仁博士说:「历史上也曾有不少人对科学发生过同样的疑虑┅┅逼迫加利略与哥白尼的教会领袖┅┅反而使世上许多人怀疑信仰」,[vi]董建林教授说:「已经是21世纪了,教会内部居然有人将《圣经》于科学对立。」[vii]

换言之,因为心理学是科学,所以基督徒应该接受,否则不荣耀神。问题是:心理学是科学吗?

1950 年代,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举行了一次研究。这次的研究动员了八十位著名的学者,同来衡量心理学的事实、理论和方法。他们的结论是,「到目前为止,我想,心理学很显然并不是一门科学。」[viii] 至少还有两本世俗人士写的书,也有同样表示:《心理学酷似邪术》(Psychologys Occult Doubles: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Pseudoscience)出版于1983,此书表示,心理学和邪术大有关系,而且是一门伪科学。[ix] 另一本书《心理学中的科学和伪科学》(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n Clinical Psychology[x] 出版于2000年,此书表示,有很多的心理治疗技术,都没有科学证据作为支持。作者们呼吁教育大众,「虽然他们同意,这行业目前的情形,并不乐观。」[xi]

所以结论是:心理学不是科学,是伪科学,至少不是自然科学。

最后,即使某学科可算为真正的自然科学,它也不一定就是真理。弟兄姐妹们,请不要把科学当作真理。还有,如果心理学理论都是科学研究的结果,我们怎么可能找到这样多的邪灵启示?(请见拙作《邪魔登讲台》)难道邪灵们也是科学家?

回页顶

(四)心理学家们做研究的啦,怎么可以说心理学不是科学?

这正是进一步解释心理学为什么是伪科学,不是自然科学的机会。

《牛津美国字典》对科学介定为:「一门研究的学问,将一些证实的真理连贯在一起,或对事实的观察作有系统地分类,并收集为定理。这包括在它的领域内用可信之方法去发现新的真理。」所以,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要观察和记录肯定的自然现象,而从所观察的事物构成一个概念(科学假设)。这个概念应该让研究员能预测结果,然后继续进行实验去试验假设,测定它所预期的结果能否被重复。如果预期的结果能被证明的话,假设就被证实。经一连串试验,继续被证实假设便成为理论,而理论再经长时间考验,便可升级为科学定律。[xii]总而言之,科学工作包括观察、提出假设、用实验去重复观察、预测结果、作比较、等等。

如果因为事物的本性,不可能有被重复测试证实,只能停留在提出假设(理论),这样的研究,算是伪科学。所以一般人认为进化论、心理学都是伪科学。

我们还要留意,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他们的观察的解释。例如,心理学家们说,两岁时候的孩子是最淘气的(terrible two),这可能是他们的客观观察和统计。首先,我们也许可以使用这些观察 和统计为参考,但是心理学家们对观察的解释(心理学理论),和他们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心理治疗),就不可能是中性的,因为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涉及道德和价值范畴。理论发明人的世界观会影响他们的解释和理论。

大部分心理学理论发明人,如果不是无神论者,就是涉足邪术的人。这样的世界观当然会影响他们的理论。诚然,今天有很多基督徒心理学家,但这些人不是理论发明人,他们不过是把这些世俗心理学带到教会来。

其次,统计的平均数字不能应用在每个案中,也许一般而言,两岁的孩子是最淘气的时候,但是,我们能否说,每一个孩子都在两岁的时候最淘气?当然不能。心理学家Rollo May说:「如果你将一个人看成一组人中的一个,用用这一组人的平均数目去预测他,你正是忘记了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人有他自己独特的地方,因为他是他自己。」[xiii]

务必一读﹕「Is Psychology a Science? 」(http://www.arachnoid.com/psychology/看社会人士怎样讲

回页顶

(五)我们使用其他科学发明,为什么不能使用心理学?

曾经有很多基督徒疑问,为什么我们接受其他科学发明,譬如电灯、电脑、印刷、医学,这是否说,我们不相信圣经了?为什么没有人反对使用这些科学发明?原因很简单,只有心理学是涉及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的学问。

我们需要知道圣经教导的主旨。圣经说: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17)所以,圣经告诉我们怎样可以得救,和怎样行事做人。换一句神学家的话来讲:圣经是信仰和行为的唯一准则。

圣经不是一本有关癌症的书,也不是一本电脑手册。研究医学或电脑,与信仰无关,它们不是道德教训,也不涉及世界观或价值观。这些学科和圣经没有竞争性。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却刚刚相反,它告诉我们怎样行事做人,它也涉及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范畴。所以,心理学却不是道德和价值中性的。换言之,心理学是和圣经竞争的,它「捞过界」了。

回页顶

(六)心理学是一个工具,完全看人怎样使用它。

网路上有一篇文章表示:「心理学是一门不断改变的工具, 可以被不同时代的基督徒学者用于推动灵命的成长。[xiv] 如果心理学是一个工具,视乎人怎样使用它,就是说心理学是中性的。但是心理学不是道德中性的学问,上边已经讨论过。

这个问题就和问题第五题(我们使用其他科学发明,为什么不能使用心理学?)一样。心理学是一套教训、它背后有一个与圣经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其他科技却不是这样。譬如人使用电邮,它所写的,无论是传福音信息、是反基督教言论、是色情小说、是健康、理财,电脑和互联网上所有的工具,只能忠忠实实地传递这人的信息,因为这些科技本身不是一套理论或教导。但是心理学却告诉我们怎样思想、怎样为人,所以它不是一个工具。

回页顶

(七)圣经岂不是说,有病的人需要医生(太九12)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医治这些心灵上有病的人吗?

如果小心看,当耶稣说:「康健的人用不著医生,有病的人 用得著。」(太九12、可二17、路五31),是因为法利赛人和文士攻击耶稣, 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所以耶稣用这比喻说明,有罪的人需要救主。耶稣并不是建议我们去见医生。

圣经没有反对、也没有赞成我们去见医生。无论如何,当时并没有心理治疗这一回事。从前的人指医生是指那些医治身体生理机能毛病的人,没有人认为心理上的问题是疾病。

建林教授说:「耶稣基督徒医治各种病人,当然包括各种心理精神疾病,┅┅肉体疾病在今天可以有医学┅┅治疗,精神、心理障碍有专业精神、心理医生研究治疗也就一点不奇怪。」[xv]

请留意,今天的人带到心理「医生」的问题,绝大部分都不是身体生理机能问题,都是道德和价值观的问题。试想,夫妇不和、婚外情、上瘾、人际关系困难、仇恨、不能原谅人、忧虑、恐惧等等,那里是身体生理机能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人的罪性、是基督徒成圣过程中的挣扎、是我们活在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所必须面对的。在这方面,主耶稣才是真正的医生, 「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前二24

诚然,果真有生理毛病,以至精神失常,基督徒是应该服药。精神医科是处理生理障碍所引发的行为问题。原生家庭探讨、增加自信、自尊等等流行心理治疗法,不能医治生理毛病。还有,观想、积极思想、内在医治、催眠术等,根本源自邪术。那么,我们是见医生,还是见巫医?

回页顶

(八)心理学是一个很大的范围,其中有一些纯粹是科学,不涉及道德

也许有人马上想到,有一部分心理学研究与道德价值观无关,例如,研究人睡眠有几多个层次,这不是道德问题。但是,此类道德中性的心理学题目却不可能被带到教会讲台上,也不可能应用在辅导上。讲台上讲的都是道德价值观的问题,辅导也是。

我们不反对这一部分道德中性的题目。

回页顶

(九)圣经没有人生所有问题的答案,所以有需要加上心理学。

很多基督徒都说,圣经当然最好,但是如果能够在圣经上加上心理学,就可以同时得到属世和属灵的好处,其实这样就等于说圣经不够好。一位心理辅导员讨论到心理辅导和圣经真理的关系,说:「唯有两者相互补充才能真正的造福世人」[xvi],换言之,单用圣经,不足造福世人。如果是真的话,未有心理学之前,教会怎样造福世人?

牧笛问:「圣经可以提供一切的答案吗?」然后说:「到底圣经的全备性所指为何?是否圣经足以帮助科学家进行生物实验?是否圣经足以使人成为更好的化学家?是否圣经足以让人了解所有的人类行为?」[xvii]

马丁路德改教的口号是:「唯独圣经」,圣经不但在教义上足够,也在信徒生活行为的指导上足够,无需加添。事实上,历代信条中有很多是特别声明这点,例如1871年,The Oberlin Declaration of the National Congregational Council宣告「圣经是信仰和生活唯一无误的和足够的准则。」[xviii]圣经宣称自己是完备的(足够的):「圣经┅┅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2] 你相信圣经的话吗?奇怪的是,很多福音派信徒相信圣经是神所默示,他们相信神迹、复活、创造,但是不能相信圣经足够成为他们生活的指导!辅导是教会教导的一种形式,也应该遵守「唯独圣经」的原则,不能被世俗思想所影响。

圣经讲的是(1)信仰(2)行为,上边已经清楚了,在这两方面,圣经是完备的(足够的)。它应该是信徒的唯一权威。至于科学、历史等等,这些学科,圣经并不自称完预,但若圣经提及,都是准确的。心理学是涉及「行为」的范畴,所以基督徒应该跟从圣经,不是心理学,上边已经讨论过。

回页顶

(十)圣经和心理学都讲及人的心智、思想、行为,所以两者可以互相合作。

网路上有篇文章表示:「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呢?心理学是一门学科,用科学方法去研究人的心智与行为。宗教信仰也离不开人的心智与行为;从基督教来说,无论我们在决志信主、或成长的经历里,都可见两者的关系。」所以心理学可以成为宗教的伙伴。[xix] 从该网版的立场而言,作者是讲基督教,不是泛指所有宗教。

但是,佛教、回教等等,岂不都讲人的心智和行为?为什么不让基督教和佛教、回教等成为合作伙伴?相信任何基督徒都能回答:因为这些宗教的前设和教导,与基督教完全不同。基督教和心理学一样,二者的前设、道理、教导、方法,完全不同,无法合作。

请再考虑拙作《邪魔登讲台》的信息——心理学中有很多邪灵的教导,邪灵们也讲到人的心智、思想、行为,难道我们相信邪灵和圣灵可以合作吗?

回页顶

(十一)心理学理论有对有错,有敌基督教的,有的不是。我们不会照单全收,懂得去芜存菁的

网路上有一篇没有签名的文章,表示心理学和宗教可以成为伙伴,说:「很多人以心理学的理论是统一性的;这就是说如果心理学其中有一个理论否定信仰,那么心理学整体就是否定信仰的了┅┅也有很多人以心理学的理论是持久性的,以为如果以前有一个理论否定信仰,今天及以后这理论仍存在,有能力否定信仰。」[xx] 言下之意,不是所有心理学都是错的,基督徒不要因为它里面有一些是错的,于是完全丢弃它。

很多基督徒都说,我们不会照单全收,只是选择那些合圣经的。可是,如果合圣经的才要,不如光读圣经,万无一失,何必多此一举?

试想,摩门教的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教导,人人称善,为什么我们不把它带来教会?孔子学说中也有很多好东西,老子和庄子也有很多智慧,中国基督徒为什么不结合孔子和圣经,或者结合老子和圣经?佛教和回教也有好教导,法轮功也教导人「真善忍」,都是好的,为什么不统统带来教会和圣经结合?

圣经中污鬼和邪灵讲的话不见得都是错的,它们称耶稣为「神的圣者」(可一24),但是耶稣禁止它们说话。附在使女身上的巫鬼说保罗是「至高神的仆人┅传说救人的道」(徒十六17),保罗没有请它们合作,为自己捧场,却把巫鬼赶出。耶稣和保罗都没有从污鬼的话中挑选那些好的部分,和自己所传的道结合!

为什么独有心理学可以例外?

回页顶

(十二)大部分基督徒都是支持心理学的,所以不接纳心理学的人是极少数的偏激份子。

首先,我不同意大部分基督徒都支持心理学,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基督徒,尤其是中国基督徒,他们是没有留意心理学,不是支持、不支持的问题,只要稍微提醒,他们都能提高警惕

此外,基督徒的做事的原则不是少数服从多数,果真如此,我们今天应该仍然敬拜圣母马利亚,因为天主教的人数仍然比基督教的多。大多数人所主张的,不一定就是对的。耶稣说:「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可见多数人的选择不见得是真理。

回页顶

(十三)和洽要紧,为基督徒不应该树敌,必须面面俱圆,所以反对心理学是一件坏事。

如果说我们不应该反对心理学,恐怕这样会失去和睦,请看教会内的基督徒心理学家们怎样攻击那些不同意他们的人:余裕义牧师指责那些和他意见不同的人是「毒性父母」、「毒性宗教」。[xxi](瑞士心理医生Alice Miller老早指控和她不同的想法为「毒性教育」。[xxii])请大家评理:基督徒心理学家可以控诉那些影响他们生意的人,察觉到心理学危险的基督徒却不应该说话?合理不合理?圣经教导信徒要为真理挺身,为真道争辩(犹3)。如果基督徒最重要的是面面俱圆,你好我好,马丁路德根本不应该改教!让我在此引用Norman Geisler的一句话:「我们宁可为真理而分裂,也不愿意在错误中合一。」[xxiii]

回页顶

(十四)哥林多前书十章23节说:「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那么,就是说,完全视乎你怎样使用心理学了。

[xxiv]

哥林多前书这一段圣经是讲到基督徒应否吃祭偶像之物,不是讲到基督徒应否接受世俗思想,或使用新纪元技术。

林前十章14-22节讲到不可与鬼相交,不能参与外邦人祭鬼的宴席,不能又喝主的杯、又喝鬼的杯。但是,23-33节是讲到「凡市上所卖的」,基督徒是可以吃的,只要自己良心不软弱,也不叫别人跌倒,吃这些肉是没有问题的。很多解经的人都认为,当时市场所买的肉,都是外邦人在庙中献祭之后,送到菜场的。所以,保罗认为,基督徒不能参与庙中的祭礼,包括不能参与祭祀中的宴席;但是,祭祀之后,那些肉被送到菜场,就于祭祀偶像无关,所吃不吃都无所谓。

吃肉本身是道德中性的,祭偶像不是,使用心理学也不是。

回页顶

 

*************

最后,可能还有人问:「你是否百分百绝对知道,我们可以不使用心理学?会不会因此吃亏?」如果你还是这样担心,请看本网站上有关「心理学效用」一文。

 

 

 

[i] Gary Collins 著,邱清泰譯,《心理學的重建》(台北﹕校園書房,1981,頁102 [ii] 黃維仁,「基督徒可用心理學嗎?」,《使者》,9-10/97,頁40[iii] Collins 《心理學的重建》102[iv]牧笛著/琴韻譯「但神說……──由神學角度論聖經輔導運動(Biblical Counseling)」,《舉目》,2005年九月。[v]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1994), p. 122.[vi] 黃維仁,「基督徒可用心理學嗎?」。[vii] 董建林,「浅析《圣经》辅导、教牧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关系。(http://www.godoor.com/article/list.asp?id=1348[viii] 引自﹕安克伯、韋爾登合著,逸萍譯,《自尊、心理學與康復運動的真相》(香港﹕天道書樓,1998),頁17-18[ix] Thomas Hardy Leahey and Grace Evans Leahey, Psychology Occult Doubles: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Pseudoscience (Chicago: Nelson-Hall, 1983).[x] Scott O. Lilienfeld, Steven Jay Lynn, and Jeffrey M. Lohr, 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n Clinical Psycholog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0).[xi] Brandon A. Gaudiano, “The Disease of Pseudoscience and the Hope for a Cure,” Skeptical Inquirer (July-Aug 2003):  48-9.[xii] 安克伯、韋爾登合著,逸萍譯,《進化論與創造論的真相》(香港﹕天道書樓1999),頁12[xiii] Rollo May, The Discovery of Be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1983), p. 25.[xiv] 「心理學能成為宗教的伙伴嗎?」(http://www.psy-religion.com/viewarticle.php?unit=2&id=39[xv] 董建林,「浅析《圣经》辅导、教牧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关系」。[xvi] 黃業玲,「聖經真理與輔導方法」,《使者》,9-10/97,頁48[xvii] 牧笛,「但神說……」[xviii] Norman Geisler & William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IL: Moody Press, 1986) , p. 125.  [xix] 「心理學能成為宗教的伙伴嗎?」[xx]  同上。[xxi] 余裕義,「愛會傷人」,台福通訊vol. 32, No. 3, 2001, p. 4。 [xxii] John Bradshaw, Bradshaw On: The Family: A New Way of Creating Solid Self-Esteem. rev. ed. (Deerfield Beach, FL: 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 1996), p. 7-9.[xxiii] Norman Geisler,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Faith (Fort Worth TX: Tyndale Theological Seminary and Biblical Institute, course AP-114), tape #8A.[xxiv]董建林,「浅析《圣经》辅导、教牧辅导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er8.html

 

 

 

 

 

回「基督徒和心理学」页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