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婚姻理論「存款提款」﹕從聖經亮光細看

張逸萍

 

 

中國教會內外的婚姻訓練,例如黃維仁博士的「親密之旅」和邱清泰博士夫婦的「你儂我儂」,都會提到一個叫做「存款和提款」的理論。可是,這不是基督徒研究聖經而得的,卻是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心理學家兼婚姻研究專家,叫做葛特蒙(John Gottman)博士精心研究婚姻問題的成果之一。

 

存款提款理論

 

據說葛特蒙花了很多時間,進行「科學」實驗研究婚姻,而且能預測那些夫婦會離婚。他從研究所得,並根據心理學上的「社會交換理論」發明了「存款和提款」的道理。這個道理是怎樣講的呢?

 

邱清泰博士解釋說,存款就是欣賞和鼓勵對方,反之如果事事挑剔,就好比提款;正如一個銀行帳戶,你存款越多,越不怕提款;同理,如果夫婦多多存款,偶爾吵一次,傷害也不會太大。[1]

 

網路上有相當多關於婚姻的網站也都提說到「存款、提款」的道理,有列舉下面的『存款』原則﹕ 肯定與表揚 、感激、 開玩笑 (就是幽默地應付問題)、鼓勵  。[2]實際上怎樣做呢?黃維仁博士亦提出﹕ 買食物時,看到配偶最愛吃的,順手買一盒;配偶在外受委屈時,表達支持; 一些小動作,如手搭在對方肩膀、手拉手等; 稱贊對方,表達你欣賞並感激對方; 分享自己的喜樂; 在傷了對方之後,有勇氣道歉。[3]

 

有什麼事情會產生『提款』作用呢?葛特蒙發現婚姻有『四大殺手』,也就是『提款』之道﹕ 批評、輕蔑、防衛、築牆〔即冷戰〕。[4] 實際上怎樣提款呢?「妻子罵丈夫沒出息、抱怨他的收入低、經常嘮叨 、批評他的身形才智、咒詛他的興趣嗜好;丈夫忽略傾聽妻子的心聲、拒絕幫忙家務、自私、不體貼、小事情大脾氣、拒绝溝通」,都是提款的好實例。[5]

 

黃維仁博士繼續解釋這個理論:既然天下沒有不吵架的夫妻,也不見得會吵架的夫婦都離婚,心理學家經多年的調查和研究,幸福夫妻能在戰火高升時不被情緒泛濫,甚至能在對方負性的行為中看到善意,最大的訣竅就是他們在平日就有非常豐富的『存款』,葛特蒙博士說﹕「存款」和「提款」的比數如果大於五比一的話,婚姻不會出現太大問題。[6]

 

總而言之,夫婦應多向對方表達善意和愛意,即使偶爾發生衝突,只要緊記「五比一」的原則,仍可避免婚姻破裂。

 

在我們從聖經去看這理論之先,讓我們先用普通常理去想一想﹕心理學家們是不是還要考慮一下提款的原因呢?如果是為了水牛蝴蝶問題、或擠牙膏的習慣,五比一的比率應該無傷大雅;如果是為了姻親問題或金錢問題的話,五比一的比率是很傷感情的了;還有,如果是外遇問題,我恐怕百比一的比率都有極嚴重的結果。後來黃維仁博士再解釋說,這個研究的樣本都是一些姻親、金錢、外遇等爆炸性的問題,「沒有特別處理『加權』的問題」。[7]換言之,專家們忘記了考慮不同的提款原因會對婚姻關係有不同程度的傷害。(門外漢想得到的事情,專家想不到!)

 

從聖經亮光看「存款和提款」

 

我必須首先聲明,我認為這個理論不是大壞蛋,它沒有不道德之處,也不是新紀元。從世俗人士的標準來考慮,它是良好的,因為它勸人要愛配偶,避免婚姻破裂。但是,若在聖經的標準下來細看,卻顯得矮了一截。

 

1)社會交換理論非聖經原則

首先,根據黃維仁博士的解釋,「存款提款」理論是將「社會交換理論」應用在夫婦相處中。這理論是什麼呢?《MBA智庫》解釋說﹕「當別人作出報答性反應就發生,當別人不再作出報答性反應就停止的行動。」[8] 換言之,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你若對我不好,我也不會對你好,沒有下次了。

 

但是耶穌吩咐我們愛仇敵,他說﹕「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甚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太五43-47

 

的確,夫婦若計較「你必須對我好,否則我為什麼對你好?」,那就永無寧日了。我們中國人有話說﹕「公說有公理、婆說有婆理」,可見夫婦有爭執,總得有人願意「先吃虧」,然後才可以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

聖經老早教導﹕「為甚麼不情願受欺呢?為甚麼不情願喫虧呢?」(林前六7)可見聖經的智慧比任何世俗理論高超。

 

2)「五比一」的標準太低

的確,對非基督徒而言,「愛仇敵」和「甘願吃虧」似乎是高不可攀的標準。所以把存款和提款比率定於不能低過「五比一」,也算明智的折衷的做法。

 

可是聖經說:「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羅十三8)按照這經文的意思,基督徒應該是常常唯恐自己存款不足,那有存款已有五分,可提款一分的道理?

 

因為明白「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妻子就不會自己對自己說﹕「老公天天遲歸,我已經有五天沒有說什麼,今天應該可以破口大罵,五比一嘛,無問題。」反之,她會說﹕「這幾天當他回家時,我大概冷落了他,我『存款』不足,今天應該對他更體貼,補償自己的虧欠。」

 

聖經繼續說﹕「……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10節)如果把這經文的教導應用在夫婦身上,心中有愛,他或她就自然不會有第三者(今天婚姻的最大問題,不是嗎?);不會在家中使用暴力,無論是身體上、感情上、語言上的暴行都不會;也不會惡言相向或者築牆冷戰,因為這些都是「加害與人」。

 

基督徒夫婦們都應該常提醒自己,傷害對方的事情,我禁止自己絕對不作,也求神幫助,賜我力量。不但如此,還常常覺得「虧欠」,想辦法增加『存款』。 

 

3)聖經教導,有過之而無不及 

什麼是愛?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4-8

 

如果我們明白「愛是恆久忍耐……永不止息」,存款就不止於「五比一」;「有恩慈」,就能「感激和鼓勵」(上邊的存款行動);「不求自己的益處」,就「買食物時,看到配偶最愛吃的,順手買一盒」(上邊的存款例子)。

 

黃博士說﹕存款就是要「了解對方『愛的語言』。例如,若妻子『愛的語言』是實際的服務,丈夫就該把重點放在多幫他做家事上面,這會比送她不感興趣的玫瑰更能讓她感受到愛。……總之,要學習『投其所好』……[9]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教導,聖經也說﹕「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壹三18)的確,愛是實際行動,不單是談情說愛,羅曼蒂克一番。

 

若還考慮﹕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黃博士所說的『投其所好』就顯得有商榷了。因為,假若配偶『所好』的是抽煙、打麻雀、看成人電影,基督徒應該「投其所好」嗎?還是應該顯出更大的愛、聖經原則的愛——勸阻?

 

世俗理論中好的地方,聖經也有,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4)忘記人的內心 

有一些世俗心理學不是大錯特錯,但它們不明白﹕人的內心才是真正的原因,「存款提款」正是其中之一。

 

例如,上邊講到的婚姻『四大殺手』,其中有兩個是「批評、輕蔑」。人為什麼會「批評、輕蔑」? 正是從內心開始,一如耶穌說﹕「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太十二34

 

黃博士有一個案例﹕妻子責罵丈夫遲歸,丈夫怪責她在經濟緊張的時候新衣服,妻子認為自己賺錢,當然有權花錢,然後把責任歸于丈夫給他的姐姐寄錢。[10] 細讀這個例子,我們可以想像到,這不是一天內可以發生的,他們之間一定還有很多舊帳。丈夫可能覺得自己賺錢比太太多,花錢天經地義,一旦太太花錢,就似乎太太佔他的便宜;也可能,這位太太和姻親一向不和,當丈夫從兩人名義下的銀行存款中取一點給姐姐,她就覺得好像被偷、被搶一樣。丈夫遲歸不過是導火線。

 

這些「苦毒、惱恨、忿怒……」若沒有「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彼此饒恕,」(弗四31-32),日積月累,衝突是無可避免的。聖經說﹕「紛爭的起頭如水放開,所以,在爭鬧之先必當止息爭競。」(箴十七14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23)再正確沒有的了!「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三九23-24)阿們! 

 

 

5)理論不能給人力量   

繼續上邊例子,夫婦兩人吵到後來,「丈夫臉紅脖子粗地說……妻子叉著腰吼回去……丈夫怒吼……妻子更火了……」最後「丈夫﹕『何必等到明天,我現在就走……』把大門重重一摔,掉頭而去。」[11]

 

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這是控制怒氣的問題。弟兄姐妹,這是一個大難題啦!甚至聖經也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十六32

 

怎樣控制怒氣?就和控制自己不犯任何的罪一樣,也和防止自己不要『提款』一樣——是節制問題。節制力量何來?原來節制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加五22-23),只有祂才能幫助我們,祂也非常願意幫助我們。

 

接著上邊的例子,黃博士建議夫婦檢討和溝通,學習「修護式對話」和「結構式溝通」之「夫妻對話技術」,好修護關系。[12] 如此,事情是否就解決了呢?

 

有一次黃博士解釋:「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還有位極受尊敬的心理學家Dr. Jacobson,除作研究外,他本身是位真正在從事婚姻治療的權威。所不同的是Dr. Jacobson從他所做相當嚴謹的實證研究(Empirical Studies)發現,如果僅僅用社會交換理論,與由此衍生的『溝通與衝突處理訓練』來解決婚姻問題的話,成效並不理想。他的研究顯示,夫妻在最需要運用這些技術知識,也就是吵得臉紅脖子粗的當兒,往往將訓練過的溝通技巧全然拋置腦外。同時他發現,只接受這類訓練的夫妻,婚姻問題的復發率也高得令人失望。」[13]

 

後語

 

既然溝通技巧成積不佳,心理學家們就提出「不健全家庭傷害」的理論來解釋人的行為,但是這個理論現在也被認為沒有什麼效用,被推翻和落伍了;最後心理學就為我們帶來催眠術、冥想、各種新紀元技術。

 

三步曲!請見「心理學誘導基督徒偏離真道三步曲」。

 

弟兄姐妹們,若留意那些領先研究心理治療的先進國家(如美國)的婚姻問題的嚴重程度,你我就可以明白——與其奉心理學為圭臬,不如以聖經為尺墨。

 

 



[1] 邱清泰、余竹君,《你儂我儂﹕恩愛夫婦訓練課程》(粵語錄影帶)(Santa Clara, CA﹕家庭更新協會,1996),「存款與提款」。[2] 例﹕「夫妻不吵架的心理绝招」( http://tieba.baidu.com/f?kz=988158204[3] 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決》,連載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4] 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決》,連載九。(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htm/chapter09.html[5] 夫妻之间的存款和提款@「恩典論壇」(http://bbs.edzx.com/redirect.php?tid=29486&goto=lastpost&sid=C2TAsg[6] 黃維仁,「婚姻的解析與重建」,《使者》,9-10/96,頁52;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決》,連載十一。(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htm/chapter11.html[7] 黃維仁,「基督徒可用心理學嗎?」,《使者9-10/97,頁40[8]  MBA 智庫百科全書(http://www.mbalib.com/),「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9] 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決》,連載十一。(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htm/chapter11.html[10] 黃維仁,《活在愛中的秘決》,連載十。(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htm/chapter10.html[11] 同上。[12] 同上。[13] 黃維仁,「婚姻的解析與重建」,頁52

 

 

 

分享於:http://www.facebook.com/lois.chan.568/posts/147159522142558

 

 

 

 

回「恩愛親密訓練」頁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