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从圣经看「人格障碍」

张逸萍

 

 

我们都会说:甲很自我中心、乙疑心太重、丙容易心烦。这些就是他们各自的「人格」(Personality)。心理学这样为人格下定义:一个人的典型和经常的行为和思想方式。 

然后我们问:什么是「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或作人格异常)呢?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1] ,这些有障碍的人格常是「执拗不容易改变、适应不良、引起严重的功能伤或感受到痛苦。」[1] 

 

     
 

请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列举DSM-4DSM-5的重要分别,还有DSM-5的精神障碍分类。

 
     

认识人格障碍 

DSM用五个「轴」(Axis)为精神疾病分类,人格障碍被归类于第二轴(Axis II),其中有十个:就是: 

A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或作妄想型人格障碍

孤僻型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或作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人格障碍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 

B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表演型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或作歇斯底里型或戏剧型人格障碍) 

C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逃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 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下面是两个从心理学课本取的例子,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是人格障碍: 

例一:女大学生小张和同学小韩谈恋爱,但不断争吵,她两三天就生一次气,说要分手。有一次,张要求韩陪自己逛街,可是韩有小组会议无法陪同,张认为韩不真心爱她,又说要分手。类似的事件甚多。后来韩得知张曾和四个男朋友发生性关系,而且都在很随便的情形中发生。[2] 

例二:L说:「我现在如果有一把枪,我一定去杀人!」L已经忍受不了压力。他觉得上司老是给他高难度的工作,是别人不愿意做的;父母又常折磨他,干涉他的私生活,例如强他吃鱼;整个社会都不公平,社会规则只为欺负他这样的老实人。所以L每天都在点点滴滴的愤怒中度过。[3] 

弟兄姐妹们,你觉得这是罕有的人格障碍?是道德、价值观、生活方式问题?难道不是人人都多少有的情形?最低限度,我们必须考虑问题的严重程度。是吗?正因我们可在很多人身上看见这些表现,所以有研究员相信,人格障碍应该是极端的表现,故建议「DSM在人格障碍这部分,改为一个量纲的模式dimensional model),或至少附加补充。」[4] 

最后,我们肯定知道,这些「疾病」不像生理问题,可以藉著验血、X-光、体温等客观办法去决定。心理治疗员怎样诊断和量度?原来心理治疗员决定当事人是否「有病」是根据:(1)临床会谈,就是向当事人发问,例如说:「你觉得有人轻视你吗?」(2)自陈量度表,就是当事人自己填写问卷,对每问题回答「有」或「没有」。(3)临床评定,就是由熟悉病人情况的医生做出最后评估。[5] 由此可见,主观的成分是无可避免的了。 

 

解释成因 

有人可能这样想:圣经不是科学家写的,所以只知道有罪,不明白人性格影响行为,就是不明白人行为的原因,亦不明白人的性格形成的原因。所以基督徒不能忽略心理学,心理学家做科学实验,所以只有他们才明白问题的来龙去 

心理学家显然是曾经研究过上边十类异常人格的成因。但是他们知道多少呢?找到原因了吗?根据心理学课本的报导: 

1)偏执型人格障碍——「生理上的证据有限……心理上的原因更不肯定,虽然有一些有趣的推测……及文化因素……[6]就是说:什么都有可能,但实际上不知道。 

2)孤僻型人格障碍——有认为它和自闭症(Autism)类似,所以怀疑生理原因。[7] 一本课本讲得最好:「人们对这种障碍的了解尚不完全」,因此,心理动力学家和认知治疗家各有他们自己的见释。[8] 

3)分裂型人格障碍——因为它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有相似之处,尤其生理的异常现象方面。[9]研究指出,似乎和遗传有关,「但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各起多大作用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10]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研究指出这类人格障碍似乎和遗传有关,所以是生理问题。此外;近年的大脑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假设理论;也有人从家庭影响来解释;或者从他们特殊的心理现象入手;所以有人建议一个综合的模式。[11]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似乎只是看见它的一面,也许也可以说:我们未能准确指出成因。 

5)自恋型人格障碍——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最有趣,因为两个结论是刚刚矛盾的: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型人格是由于……家长……对孩子表现出不爱和不接受……孩子感到不满足、被拒绝、没有价值……」;但另一个解释却说,这「恰恰是被过份积极的赞赏或者溺爱所宠坏……过高评估自己…… [12]原来父母怎么做,都是错的。难为父母们了! 

6)边缘型人格障碍——为了释这种障碍,有很多不同的理论曾被提出:例如,从生理角度,藉脑细胞间的神经传导物质(neurotransmitter)解释;从心理方面解释,例如怪责成长时的负面经历;社会和文化也被怀疑。[13] 换言之,影响原因很多或者乾脆说:还未知道。 

7)表演型人格障碍——心理学家们对这类人格障碍的研究甚少,只能怀疑它和反社会人格有关连。[14] 

8)依赖型人格障碍——有说父母教养有误,过份保护或太权威,以至孩子没有学习独立自主;[15]也有说是因为父母或照顾者遗弃或忽略,所以很害怕被弃。[16] 又一例子,说明白当父母不容易,似乎无论做什么,都被心理学家当成 

9)逃避型人格障碍——这类障碍,也有很多解释理论。有说是生物学原因(生理),家庭教养也很重要,但是生理原因比较重要。[17] 换言之,生理和环境都有关,但这不是新事,反之,这正是发展心理学上很多题目一向以来的争论。 

10)强迫型人格障碍——有一解释认为,父母管教过严,常处罚孩童,以至儿童极力去迎合他人;另一解释说,儿童在挣脱父母控制的成长过程中,形成攻击性行为,为了预防冲动,变成严格控制自己。[18] 也许可以这样说:心理学家们不知道成因,只知道,父母一定是罪魁。 

总而言之,心理学家们是在说:「成因不肯定」!至于自恋型、强迫型、依赖型人格三类障碍更有趣,虽然专家的解释互相矛盾,但矛头都是指向父母,反正人人来自不健全家庭嘛!怪责父母不会错的! 

如果把这十种人格障碍的成因集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看见心理学家们把病因归于(1)生理,如基因、大脑构造等;(2)环境,如父母教养、成长经历等。这也是发展心理学两大营垒的争论:人的性格的形成,是本性(nature)?还是教养(nurture)?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有肯定的结论,也没有人敢胆忽略其中一个。 

但是,世俗的学者们却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灵界(上帝和魔鬼)的影响!原因是因为心理学的基本前设是无神和唯物的,也不把圣经当作真理。但是根据圣经,任何人,包括基督徒,都受到灵界的影响。例如,当彼得要求耶稣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受祭司长文士的苦,「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罢。」(太十六23)非常明显,彼得当时是被撒但影响。但我们也可以从神那里得到好的影响,圣经告诉我们:「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 

更奇怪的是:人格的养成,应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自己的选择。无神论学者们不明白有神有魔鬼,总应该明白人在各种影响下,可以有自己的选择,难道我们都是机器?电脑?外边的因素能完全决定我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圣经说:「岂不晓得你们献上自己作奴仆,顺从谁,就作谁的奴仆吗?或作罪的奴仆,以至于死;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致成义。」(罗六16)「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罗八5 

难怪专家们无法肯定这些所谓人格障碍的成因! 

 

治疗效用 

虽然专家们对各种人格障碍的成因没有什么定论。但是,大概有基督徒会想:至少他们有科学研究、统计数字、经过证证而得的疗法,所以他们的治疗应该有效。圣经把什么都叫做罪,不可能对人有多大帮助。何况,这些人格障碍是指比较严重的个案,正如文首所指出口的。圣经只能帮助那些一般性的和程度浅的。真正的精神疾病,还是需要心理治疗员才能胜任他们是专业人士,收费的,物有所值嘛!那么,请大家来看看心理学课本对治疗效用的报告: 

1)偏执型人格障碍——通常使用认知治疗,但是「直到今天,没有肯定的证据,证明任何形式的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患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的生命。」[19] 

2)孤僻型人格障碍——「治疗患孤僻型人格障碍者极其困难……进步缓慢,能有进步的范围有限。[20] 

3)分裂型人格障碍——「对分裂型障碍患者治疗的研究还很少,而且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它与精神分裂症相似,所以常以药物治疗。「症状难以随著时间的推移而获得改善,而且部分患者还会发展出更加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症状。」[21] 

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大部分治疗员对成果悲观……少有成功案例。」专家认为需要从儿童时代开始教育。[22]「不容易改变……专家主张,只有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人才能改变。」[23]心理治疗员居然讲道德对错,叫我惊讶! 

5)自恋型人格障碍——经常使用的治疗法有认知治疗和放松治疗,但「对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非常有限,成功的报告就更少了。[24] 治疗员又常以治疗他们的抑郁症为目标,「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难以得出结论。」[25] 

6)边缘型人格障碍——大部分常用的治疗法是「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简称SBT),是认知治疗的一种,有时也使用药物。无论如何,因为患者的特点,所以进行治疗是非常困难的。[26] 

7)表演型人格障碍——「虽然已经有很多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帮助有这种障碍的人,但很少有研究证明这些方法确实起作用。」[27] 治疗者通常使用认知和行为疗法,但「还没有具体数据表明这样的治疗方法效果如何。」[28] 

8)依赖型人格障碍——「对这类人格障碍者的治疗大多数是描述型的,很少有研究能充分地说明哪种治疗是有效的。」[29] 但是,在各种人格障碍中,对此类的治疗最见效,可能因为当事人想改变的决心比较强。[30] 

9)逃避型人格障碍——认知治疗家和团体治疗,都取得一些成效,[31]「改善程度有限」,但因其他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效用都欠佳,所以少许的改善也能令人鼓舞。[32] 

10)强迫型人格障碍——「我们没有太多成功帮助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数据。」[33] 

难怪某变态心理学课本这样结论:「人格障碍是非常根深蒂固的,要彻底获得改变很困难。」[34] 弟兄姐妹们是否有点失望?事实上,治疗员都同意:轴II的各种人格障碍,是「拒抗治疗」的!请留意,这不是笔者蓄意辱心理治疗。上边是收费的专业人士的告白! 

的确。中国俗语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这不是新事。圣经也说: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十三23)但是,神应许:「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三十六26 

人首先必须得著新生命;然后根据圣经原则,脱下旧人,穿上新人;依靠圣灵帮助我们治死地上的肢体,就能改变那些难于改变的人格,包括所谓障碍了。事实上,基督徒中有很多成功的见证! 

 

 

十种人格障碍 

既然心理学家们不能肯定这十种异常人格的成因;也坦白表示,它们是「拒抗治疗」的。那么,我们只好来看看圣经怎么讲。 

诚然,圣经没有「人格障碍」一词,但是,圣经有没有讲到这些症候?现在让我们比较DSM对这十个人格障碍的描述和圣经的话: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DSM对他人的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没有足够依据地猜疑他人在剥削、伤害、或欺骗他; 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感到他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作出愤怒反应或作出反击。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等症,也不是由于一般生理性效应。 

圣经怎样讲?  

根据上边DSM的描述,患此人格障碍者,因为惧怕有可能的伤害,所以怀疑所有人和所有事。结果愤怒和反击。 

1。对其他人有防备之心,不见得一定是坏事,因为圣经说: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太十16

「愚蒙人是话都信;通达人步步谨慎。」(箴十四15 

可见这是程度问题,和事情是否值得防备,这一点是可以用普通常理决定的。如果有人走到极端,觉得人人都在伤害他,所以凡事有戒心,甚至先发制人攻击他人。这样的人是: 

2。忘记神掌权,万事在 手中

 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箴十九21 

3。所以他不懂得依靠神

「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来十三6

「他必不怕凶恶的信息;他心坚定,倚靠耶和华。」(诗一一二7 

4。他只看见别人有伤害他的倾向,而忘记了自己也有伤害人的时候

「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太七3 

5。因此也没有力量去爱人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四18

爱是恒久忍耐……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林前十三4-7 

6。至于先发制人,主动攻击人,圣经说:

「人未曾加害与你,不可无故与他相争。」(箴三30

「不可无故作见证陷害邻舍,也不可用嘴欺骗人。」(箴二十四28

「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太五22 

 

(二)孤僻型人格障碍 

DSM与社交关系普遍脱离,在人际交流仍会表情有限。既不想要,实际上也没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包括作为家庭之一员; 几乎常常选择独自活动; 简直很少兴趣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显示情绪冷淡、或感情平淡。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等症,也不是由于一般生理性效应。 

圣经怎样讲?  

1。比较喜欢独处,不见得一定是问题。有些人交际圈子比较广,另一些比较窄。我们不可能硬性设定一个标准,而且神也可以使用不同性格的人。 

以扫和雅各就是典型例子:「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以扫善于打猎,常在田野;雅各为人安静,常住在帐棚里」(创二十五27 

2。太过份的话,圣经有话说:

与众寡合的,独自寻求心愿,并恼恨一切真智慧」(箴十八1 

3。至少,我们可以说:他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忘记别人也需要他的关怀。根据圣经原则,为了爱人,我们应该去做那些不方便、不舒适的事情: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林前十三5 

4。无论如何,圣经吩咐,信徒需要彼此相爱,所以无可避免互相来往:

「彼此切实相爱,……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彼前四8-9

在基督里……劝勉……安慰……交通……」(腓二1 

 

(三)分裂型人格障碍 

DSM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与亲友在一起感到很不舒服,很少感情,而且还有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古怪想法或魔术思维(例如,迷信、特异功能、心灵感传、或“第六感觉”); 不寻常的幻觉体验,包括躯体幻觉。古怪思维与语言(例如,隐喻的、过分推敲的、或刻板的);古怪、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貌;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或知心朋友;过分的社交焦虑。并非发生于精神分裂症等,或发育障碍。 

圣经怎样讲?  

此类人格障碍和孤僻型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圣经对孤僻型障碍的话,也是对它讲的。此外,分裂型还多了一个特症:患者还有认识或感知方面的歪曲以及古怪的行为。 

什么是认识错误和古怪的行为呢?如果所谓「古怪的行为」是因这人是一个艺术家、一个思想超前的人,或如俗语有言:天才和白痴是一线之差,那没有什么不妥。只要他的「错误认识」不违反圣经真理、「古怪的行为」不违反圣经的道德律,应该可以接纳。我们没有需要以心理学课本为模范,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较正。但是,这样的「古怪」包括「不寻常的幻觉体验、躯体幻觉、魔术思维」,那么我们必须考虑:超自然经历,或甚邪灵骚扰。 

当亚兰王与以色列人争战,以利沙祷告,求神开他仆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目,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敌人下到以利沙那里,以利沙祷告耶和华说「求你使这些人的眼目昏迷。」耶和华就照以利沙的话,使他们的眼目昏迷。(王下六8-23 

「不寻常的幻觉体验、躯体幻觉」也可以来自魔鬼:当扫罗去问交鬼的妇人,请她把撒母耳招上来,妇人对扫罗说∶「我看见有神从地里上来。……一个老人上来,身穿长衣。」(撒上二十八3-25)至于「魔术思维」,无法不让基督徒联想到申命记十八章9-11节所严禁的「……占卜的、观兆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用迷术的、交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 

纪元人物常称自己「注重灵性事情,不笃信宗教」(spiritual, not religious )。近年有心理学研究显示,「新纪元操作和分裂型人格障碍特质有关系,就是魔术性的理想、联想的散漫、情绪过度敏感。」[35] 似乎世俗心理学开始认识新纪元运动的危险。这是一个好开始! 

的确,不顾灵界影响,是心理学的一大盲点。 

 

(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DSM一直不顾或冒犯他人的权利。不遵守有关法律行为的社会准则,表现为多次作出可遭拘捕的行动;欺诈、说谎、或诈骗他人;冲动性;攻击性,多次殴斗袭击;一向不负责任,不履行工作或经济义务;缺乏懊悔非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发作的病程中。  

圣经怎样讲?  

首先,「Antisocial」不是说不善交际应酬的人,或者不喜欢社交活动的人,却是「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的行为,其表现为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性及法律问题等。」[36] 

所以,这个所谓人格障碍,根本不需要对基督徒解释,因为圣经叫它做「罪恶」,非基督徒若心平气静,也能叫这个做「不道德」。非常可惜,心理学家们叫它做「病」,这正是为什么心理学大受信仰纯正的保守派攻击的典型原因。 

圣经对这类人的形容甚更多,例如: 

「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 神, 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或译阴毒);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 神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罗一28-31

「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 神。」(罗三13-18

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加五19-21

他们心地昏昧,与 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弗四18-19 

称「罪恶」为「疾病」,有帮助吗?基督徒能接受吗? 

 

(五)自恋型人格障碍 

DSM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 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要求过分的赞扬;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妒忌;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圣经怎样讲?  

这还用说,这人格障碍,就是圣经讲的「爱受人的荣耀」「自己荣耀自己」「专顾自己」,于是夸、骄傲、妒忌、自我中心。 

……在你前面吹号……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太六2

……爱人的荣耀过于爱 神的荣耀。」(约十二43

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忘恩负义,心不圣洁,……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 神。 」(提后三1-4 

 

(六)边缘型人格障碍 

DSM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从一极到另一极之间,变来变去;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卤莽的驾驶、狂吞滥饮;自杀行为、或自伤行为;情绪不移定;长期的空虚感;难以控制脾气。  

圣经怎样讲? 

1。惧怕被遗弃,因为依赖人,不知道神不丢弃他们,是最稳妥的依靠。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一一八8-9

「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 神的名。他们都屈身仆倒,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诗二十7-8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约十四18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诗二十七10 

2。于是感到空虚 

以色列人依靠埃及,忘记依靠神,先知们说:「耶和华说……他们……要靠法老的力量……必作你们的羞辱;投在埃及的荫下,要为你们的惭愧。。。你必因埃及蒙羞,像从前因亚述蒙羞一样……你也必两手抱头从埃及出来……必不因他们得顺利。」(赛三十1-3,耶二36-37 

3。以至靠情绪不稳定,甚至行为也没有节制。 

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毁坏的城邑没有墙垣」(箴二十五28 

 

(七)表演型人格障碍 

DSM过分的情绪表达和招引他人注意 。自己不是在人们注意的中心,便感到不舒服;带有不合适的性诱惑或挑拨性行为;肤浅的表情;说话拿腔拿调;自我戏剧化、过分夸大的表情。 

圣经怎样讲?  

研究指出,大部分患表演型人格障碍者,也患上反社会型障碍;而且表演型障碍者多为女性,所以这两种人格障碍,可能是同一样,是因性别而有的不同表现。[37] 

所以,除了自恋型人格的所有问题之外,这类人还多了一种特症,就是圣经所讲的「喧嚷」,而且往往是带有不合适的性诱惑或挑拨性行为 

……淫妇的巷口,……这妇人喧嚷,不守约束,……你来,我们可以饱享爱情,直到早晨;我们可以彼此亲爱欢乐。……淫妇用许多巧言诱他随从……」(箴七8-21

……淫妇,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箴二16

无赖的恶徒……用眼传神,用脚示意,用指点划,心中乖僻,常设恶谋……」(箴六12-14 

 

(八)依赖型人格障碍 

DSM因为其顺从和依附行为,过分需要被人照顾,而且又害怕离别。难以作出日常决定;需要他人为其生活担当责任;难以表示不同意别人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支持或赞成;十分害怕不会照料自己;迫切地寻求作为支持和照料的依靠。  

圣经怎样讲?  

1。需要依赖人的照顾,不懂得神的照顾最好。 

倚靠人血肉的膀臂,心中离弃耶和华的,那人有祸了!」(耶十七5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 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一一八8-9 

2。于是害怕被人离弃,忘记神不离弃他。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诗二十七10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约十四18 

3。需要依赖人的劝告,忘记神的话才是最好劝告。 

「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箴十九21

「因 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 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林前一25

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 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谋略必护卫你;聪明必保守你,」(箴二6-11 

 

(九)逃避型人格障碍 

DSM避免社交、无能感、和过分的负面评价。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活动,因为害怕批评、遭到不赞成或拒绝;不愿意与人们打交道;很少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因为害怕害羞或被取笑;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报笨拙;异常地不愿意参与新活动。  

圣经怎样讲?  

1。正如孤僻型人格障碍,人若不擅社交活动,不算问题,又或喜欢选择独自工作的职业,也是绝对可以接受的。所以这是程度问题,可用普通常理决定。但若是太过份,可能: 

2。只看见自己[的软弱和笨拙],忘记仰望神 

在圣经里,摩西和保罗都曾因为自己没有口才而苦恼过,但上帝帮助他们: 

「摩西对耶和华说『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出四10-12)保罗也说:「为我祈求,使我得著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弗六19 

3。于是,因为害怕,没有尽力爱神爱人,又忘记神能赐力量 

「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约壹四)

「因为 神赐给我们,不是胆怯的心,乃是刚强、仁爱、谨守的心。」(提后一7

「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3 

 

(十)强迫型人格障碍 

DSM不屑牺牲变通性、公开性、与效率,沉湎于追求有次序、十全十美、以及精神和人际关系都得到控制管理。沉湎于追求细节、规则、或日程;事情要完成得十全十美;在有关道德或价值观等方面是十分谨慎小心、无可指摘、和不可变更的(并不是由于文化或宗教观念);不会丢弃旧的或没有价值的东西;非常吝啬节约;僵硬固执。  

圣经怎样讲?  

1。追求完美是应该的。圣经说:「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但根据DSM的描述,这不是宗教道德上的问题。所以,马太福音的经文不能应用在这类人格障碍上。 

2。但人在其他方面,如学业、工作、人际等各方面,都应该有「止于至善」的心态。可是,人不能控制一切,不能事事顺心。我们只能尽力,但明白只有神才能控制一切,万事的结果都在神的手中。 

圣经说:「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劳力;若不是耶和华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诗127:1)「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传9:11 

3。可见这人为自己订下的标准(他的价值观)未必合神心意,以至他没有平安。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它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二10-11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传七16

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他的劳苦成为愁烦,连夜间心也不安。这也是虚空。」(传二22-23 

 

 

结论是:「人格障碍」不过都是不合圣经的行为、思想、价值观!但是圣经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加五22-23)有了这几样,还会有上边任何类的「障碍」吗?「所以,弟兄们,我以 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 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1-2 

 

 

 



[1]DSM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中最常使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本文所以讨论的十种人格障碍,其描述是根据从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454298.html?retcode=0下载的中文DSM-IV

 

 



[1] V. Marck Durand & David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3ed.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Wadworth, 2003), p. 405. [2] 王建平、张宁编著,《变态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页214-5[3] 同上,页219[4]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06. [5] 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2009),页357-59[6]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12-13钱铭怡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2009),页361-62[7]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14-15. [8]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63[9] Richard P. Halgin & Susan Krauss Whitbourne, Abnormal Psycholoyg: Clinical Perspective on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Bosto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9), p. 326-27. [10]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65[11] 同上,页381-85[12] 同上,页374[13] Halgin & Whitbourne, Abnormal Psycholoyg, p. 316-19. [14]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页214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30. [15]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页239[16]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35. [17]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页238[18]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71[19]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13. [20] Halgin & Whitbourne, Abnormal Psycholoyg, p. 326. [21]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65-66[22]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25. [23] Halgin & Whitbourne, Abnormal Psycholoyg, p. 314. [24]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75[25]王建平、张宁编著,《变态心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页237[26]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77;王建平,《变态心理》,页234[27]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73[28]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页236[29]同上,页239[30] Halgin & Whitbourne, Abnormal Psycholoyg, p. 330. [31]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67[32]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33-34. [33] Ibid., p. 436. [34]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页386[35] Gordon Claridge, Miguel Farias and Mansur Lalljee, “Personality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New Age practices and belief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5 (Oct. 2005): p979. [36] 同上,页 379-80[37] Durand & Barlow, Essentials of Abnormal Psychology, p. 430.

 

 

参考有关文章: 

写给在大学修读「变态心理学」的基督徒 

从圣经看临床障碍 

新纪元技术、心理治疗技术、心理障碍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65m.html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