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简体  

回应《举目》75期几篇有关情绪的文章

孟安丽「为何生命成熟,情绪却不健康?」

陈义勇「亲密关系中的心理疆界」

徐理强「当教会里有人患上抑郁症」

张逸萍

  

基督徒和情绪——这是一个复杂的题目,但很有意义,也很实际。 《举目》75期就有几篇关于这主题的文章。可是,作者中有几位是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精神医生,所以他们的文章,免不了或多或少从心理治疗角度看事情。但是,合圣经吗? 

 

基督徒和情绪 

第一篇我要讨论的是 

让我首先留意到的是﹕作者讨论情绪健康与否,却忘记为「情绪不健康」下定义!但她在文章却里提到几个原因。 

她讲的第一个原因是﹕圣经人物也会有怒气、忧郁等情绪。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拙作「喜、怒、哀、樂」早已经讲过——情绪本身不是问题,情绪背景的原因,那才是基督徒需要注意的。 

她列举的第二个原因是缺乏这方面的「自我意识」,所以她建议大家读「黄维仁博士的“亲密之旅”课程」。难怪,她的第三个原因就是「牵涉到人生命中未处理的深度伤痕」。因为这正是黄博士在中国教会内外一向推动的「原生家庭伤害」问题。可惜这个理论,不但不合圣经,而且是新纪元邪灵所支持的。请见﹕「基督徒看黃維「愛情心理學」」。 

作者不仅没有为「情绪不健康」下定义,也没有为「生命成熟」下定义!她只表示﹕「一个人对“生命成熟”的定义,与其属灵观有极大的关连。如果一个基督徒的属灵观,只是建立在对圣经的知识的熟悉度,及事奉的多寡上…」她也​​举了一个例﹕「大家都热心为主做工,但意见不同时,往往怒气冲天,并且说出极具杀伤力的话。」相信任何真基督徒都能看得见出,这正是属灵观错误,生命不成熟的表现!不是「生命成熟,情绪却不健康」!  

当然作为一个基督徒,她最后也提到灵性原因。她所说的﹕「若我们按肉体或旧人行事,就很容易犯罪……立志效法基督、活出真理,脱下旧人,穿上新人,认罪悔改,改变过去的习惯,靠圣灵的力量及引导,学习符合上帝心意的方法,处理情绪……」才是合圣经的解决之道。 

 

基督徒和流行心理学 

第二篇是陈义勇的「亲密关系中的心理疆界」,虽然这篇文章和情绪并没有明显直接的关系,但被《举目》安排为主题文章之一。 

该文主要讲《过犹不及》一书,就是Henry CloudJohn Townsend两位基督徒心理学家的《Boundaries》。我奇怪的是,作者说﹕「最近读完《过犹不及》……」。这是一本1992年出版的书,属老古董级,身为心理辅导员,居然刚刚读到,现在才来推动!

Henry Cloud最代表性的教导是维护自身利益,学习说「不」。他的言论和著作,曾经有很多基督徒批评过。[1] 甚至我也趁过热闹,请见拙作「《過猶不及》﹕耶穌把界線設在哪兒? 」。

陈先生说﹕「心理疆界就是拥有自己专属的责任领域和明晰的权利范围,抵挡侵略者的入侵,拒绝操控者的操控。……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也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不承担别人的责任和后果,也不让别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和后果。」但是,我们必须问﹕「疆界在哪儿?」基督徒更要问﹕「耶稣会把疆界设在哪儿?」 

陈先生以三位一体上帝的三个位格之间的合作无间为例,说明他们之间有「心理疆界」。 我恐怕这不仅是错误的类比,而且有点亵渎,因为无罪完美的三位一体上帝的位格,怎么可以和有罪的一位一体的人类相提并论呢? 

与「心理疆界」同来的,就是「学习说『不』」。陈先生说﹕「许多人从小被家人剥夺了说“不”的权利,什么事情都逆来顺受,以至于成年后对自己身边的人,亲人、朋友、利害关系人,尤其是上司和有权力之人,不敢说“不”——说“不”简直是逆天!」 

但是,陈先生忘记了讲清楚,对什么事情说「不」?什么情形下说「不」?答案应该是﹕基督徒对不合圣经的事情,绝对说「不」;对于其他人的要求,我们要学习「走二里路」(太五4144)。虽然这样做是困难,我们也大有可能做得不完全,但是,这是圣经的教导,也应该是我们的方向。请见拙作「什麼時候說「不」? 」。 

所以,当陈先生问﹕「心理疆界是一个纯心理学的概念,还是也合乎圣经的理念?」我的回答是﹕「这理论和圣经背道而驰。」 

陈先生作为基督徒,为基督教杂志写文章,当然要引用圣经,才像个模样。可惜,他的圣经解释,和很多基督徒心理学家一样,是戴着心理学有色眼镜解读的。 

他说﹕「拒绝人更会产生很深的罪恶感。……圣经说:“爱里没有惧怕……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 ”(《约一》418)出于惧怕才去“爱”,这是真爱吗?」 

首先,请读全节经文﹕「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圣经是不是说,我们不要惧怕说「不」?勇敢地拒绝自己不愿意走的「走二里路」?这是你的心理疆界呀! 

请再读一段圣经注释﹕「『惧怕』指害怕惹神震怒的心理……『爱里没有惧怕』指信徒若平时住在爱里面,就不会怀着一颗恐惧的心情,害怕将来受神审判。……『就把惧怕除去』指爱能消除畏惧的心。『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刑罚』指主再来时受祂的刑罚……」[2] 

基督徒应该恭敬地跟随圣经的吩咐,不是把圣经随意取来点缀心理学理论。我们读基督徒心理学家的写作,也必须谨慎分辨! 

 

圣经不足,必须心理『科学』? 

最后一篇是徐理强医师的「当教会里有人患上抑郁症」。 

徐医师说﹕「现今得抑郁症(或称忧郁症)的基督徒不少。」然后​​他提出五步的建议——祷告、建立好关系、更多了解、一起读诗篇等。 

我对前四个建议都没有异议,都非常合基督徒的常理。我只是奇怪(愉快地),徐医师引用韦尔契博士(Edward Welch)的话和他的书籍。韦尔契是一个代表性的圣经辅导员!但是我更奇怪(不那么愉快),他在文章结束时说﹕「圣经里有辅导学吗?这是另外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我认为,圣经没有系统化地讨论辅导。如果希望用圣经的教导直接来建立辅导学的理论,肯定很困难。」 

所以徐医师的第五个建议是「带他去看医生」。我相信,他是指精神医生,至少是所谓专业的心理治疗员,不是圣经辅导。 

徐医师又说﹕「我认为,上帝用圣经启示救赎真理,也用大自然来启示创造真理。」 

我想徐医师和其他基督徒心理学家一样,误以为心理学是上帝的普通启示——上帝从圣经启示救赎真理,但借着研究大自然(在此指心理学),启示生活所需的道理。这个误解,我已经回答过很多很多次。请见﹕「心理學絕對不是上帝的『普通啟示」。这些基督徒心理学家不了解「普通启示」这神学名词的意义。此外,如果心理学是上帝的任何形式的启示,里面怎么可能有邪灵启示?请见拙作《邪魔登講台》。 

徐医师继续说﹕「有些基督教学者,认为心理辅导学是世俗的,因为心理学的预设(presupposition)是不合乎圣经真理的,所以不能为基督徒所用。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因为就算前设不合圣经,然而经过实证得出来的结论,未必就与圣经真理相矛盾。」 

徐医师为什么不干脆说﹕「经过实证得出来的结论,就不会与圣经真理相矛盾」?何必说「未必」?自己也有怀疑吗?不敢肯定吗?还是暗示「二者若矛盾,圣经错,『科学』对」? 

让我来分析﹕第一,何谓「实证」?请记得,心理学和真正的自然科学有一个距离,所以,心理学理论随着专家,随着时间而变迁。就以中国教会中流行的「原生家庭伤害」为例。这个理论源自佛洛伊德,现在已经有很多学者反对。请见﹕「異口同聲『不健全家庭傷害』已經落伍」。谁的「实证」才是可信的「实证」? 

第二,因为心理学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所以研究员解释数据时,他会加进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结果正是「因为心理学的预设(presupposition)是不合乎圣经真理的,所以不能为基督徒所用。」请见﹕「心理學是科學?偽科學?有何含義?」。不但如此,心理治疗里面还充满了很多新纪元思想和技术!请见﹕《邪魔登講台》和《心理學偏離真道》。请再看看这些技术的危险﹕「新紀元技術、心理治療技術、心理障礙」。 

这是适合基督徒的、有益的、实证科学? 

 

结论 

中国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



 

 

 

 

分享於: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36712e0102vzaw.html

 

 

 

 

 

 

回「泛滥到处的流行心理学错误

回主页